新闻中心

期待“食”事连接更多实事

2024-10-07 19:53

来源:

诸暨于2021年启动的“吃饭乐事”——爱心食堂关爱老人文明实践活动,名气越来越大,规模也越来越大。据《绍兴晚报》报道,3年来,诸暨市288个行政村涌现出439个爱心食堂文明实践点,每天有1.4万名老人享受“吃饭乐事”。

诸暨的“爱心食堂”之所以能够“出圈”,除了不断探索总结实践机制,主要是因为没有停留在千篇一律的老年爱心食堂模式,而是积极探索“爱心食堂+”工作模式,把老年人的“食”事,实实在在办出了幸福味道。

在老龄化加深的现实面前,“爱心食堂”的出现,既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难题,让他们能够“食无忧”,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子女们照顾老人的压力,在工作中少了些“后顾之忧”。“给儿女省心不少”“比在家吃的全面营养”……

诸暨的很多爱心食堂向前一步,在功能和服务上频频做加法,如暖胃又暖心,在食堂创新话说幸福、健康有福、欢乐聚福、关爱添福、生日祝福的“共享五福”实践活动中,爱心食堂不只着眼于成为“饱肚子”的温馨家园,也着眼于成为“饱精神”的文明港湾。有些地方,造血又活血,如同山镇结合旅游资源推出“12道醉美风味”,通过市场化运作、团队化供餐实现运营收益;东白湖镇斯宅村与千柱屋旅游公司结对,吸引游客到爱心食堂用餐;璜山镇“田园村嫂”志愿队制作油麻团义卖贴补爱心食堂等等。

“爱心食堂+”确实能够“+”出多重风景,首先是融合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念方法,在温情流动中激活基层党建、关爱基金、志愿服务、养老服务等多项工作。其次,各地爱心食堂创新服务、比拼互鉴,不断拓展服务老年群体的深度和广度。

实践证明,从“做一顿饭吃三餐”到“舌尖上的养老”,进阶到“爱心食堂管饱吃好+暖胃暖心+造血活血”多功能服务模式的“诸暨版本”,正成为爱心食堂“飘香秘方”的新样本和亮丽品牌,且正在成为不少地方的“温暖坐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眼下,老龄化日益严重几乎是共识,但很多地方办老年食堂并没有考虑长远,甚至只是作秀。殊不知,把今天老人的“食”事办实、办好、办久,回应好他们对养老的现实需求和美好期待,也就是守护我们每一个人的明天。期待各地老年食堂因地制宜,探索更加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暖心、贴心服务,让“爱心食堂+”持续扩围、升级。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