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祖望(1912—2015),生于江苏,中医耳鼻喉科学家,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二届国医大师。
干祖望还因养生有道被世人称赞。干祖望80多岁时,还能大气不喘地爬16层楼去病房诊病查房,能连续站立3小时作学术报告;90多岁时,能为患者疗伤诊病,步行数里;年近百岁时,还能看书读报、撰写文章,依然神清气爽、思路清晰、声音洪亮。这些都与他的修心养生“八字箴言”有关。
童心。就是要有儿童一样的心理状态,生机勃勃,这是一种养神的好办法。保持童心有两点:一是天真无邪,绝无欺诈撞骗、明争暗斗、占小便宜等恶习。二是单纯,思想倾向于美好、愉快、满足的感受。
蚁食。蚁食有两个内涵:一是像蚂蚁那样,饮少食微,即吃得少;二是像蚂蚁一样什么都能吃,即吃得杂,只要无害身心的食物,都可以吃,不需要过分求冷、热、精、细、美味,当然卫生要讲,但不必过于苛求。
龟欲。乌龟以其寿命长,被奉为祥瑞的象征。对人来说,值得借鉴的是它与世无争的胸襟和一无所求的淡泊。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做缩头乌龟,但对一般问题,当学乌龟,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猴行。猴子是反应敏捷、活泼轻快,终日无片刻之息的具有朝气与活力的动物。学习猴子的长处有两点:其一,多动。这不一定就指跑步、打拳,平常尽量少坐车、电梯,以走路为主,达到锻炼目的的都算多动。其二,戒惰。多动偏重机体(身),戒惰偏重思想(心)。
干祖望生前还对几大养生误区做了澄清:
误区一:将滋补当作养生。许多人把“滋补”与“养生”作为同义词,这是十分危险的。小虚大补、不虚进补的盲补均不可取。
误区二:过分强调休息。有人认为“休息有益,操劳有害”。其实过度的或不恰当的劳或逸,都是有害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勤则强,逸则病。
误区三:过分强调尽兴。适当的兴致对人的身心有好处,但过分“尽”则物极必反,如过喜伤心。宜少情欲,节声色,薄滋味。(据《燕赵老年报》)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