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生从教,从热爱中走过

2024-10-07 16:55

来源:

  记者 胡安娜 文/摄

  9月30日上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绍兴市塔山小学教育集团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升旗仪式。“老中小”三代师生齐聚操场,齐唱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新中国同龄的塔山小学教育集团退休党支部书记陈水珍热泪盈眶。

  时间拨回到1965年,初中刚毕业的陈水珍,为减轻家庭负担,自愿报名去上虞龙浦公社湾头大队插队务农。她清楚地记得,那天正好是中秋节,17岁的她和约150名知识青年一同坐着大巴车、哼唱着红歌来到上虞农村。

  下乡插队的生活艰苦却充实。陈水珍在当地农民的指导下学会了下田插秧、割稻等农活,也学会了简单的家务活。她还在那里收获了爱情,与同一批下乡的丈夫相识并于1971年结婚。

  1970年9月,陈水珍开启了教育生涯。那时,当地小学缺一名代课教师,嗓音亮丽的她被选中。陈水珍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农民文化水平不高,能够读到小学毕业的人都很少。初到学校,她负责教小学一二年级的多门课。“当时上的都是复式课,一个课堂里,给二年级学生上课时,一年级学生做作业;给一年级学生上课时,二年级学生做作业。”她说,因为是代课教师,拿的是工分。直到1981年12月,她才成为正式教师。

  1983年8月底,陈水珍回到绍兴。“城里的学校,无论是教学条件、教育设施,还是教师水平、学校管理,那都比农村好太多了。”陈水珍说。此后20年间,她在绍兴市新建小学、成章小学、春波小学、塔山小学等多所小学任教任职。从任课教师到一校之长,见证了绍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陈水珍尤其关注后进生转化工作,“相比其他学生,后进生更需要被肯定、被关注。把后进生转变好了,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她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比考满分更重要。曾有一名男生,成绩一般,但动手能力强,在陈水珍的鼓励下,他设计制作了一辆四轮垃圾车,帮助运送劳动基地里挖出来的瓦片、砖头,受到同学夸奖后,他的信心倍增,学习劲头也足了。

  陈水珍还心系教师群体。早在1984年,作为越城区首届人大代表,她提出了为教师提供体检服务的建议并得到落实。退休后,她积极鼓励“银龄人才”发挥余热,把关爱送到困难教师的心里。“我的人生历程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作为退休党员教师,发展教育强国,我们责无旁贷!”陈水珍说。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