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叫“咖喱”, 来自几内亚……

2024-10-04 17:23

来源:

咖喱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手机截图)

咖喱在厨房做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叫‘咖喱’,来到中国已经6年了,现在是一个新昌媳妇……”

9月25日午后,天上下着小雨。新昌县羽林街道拔茅村的移民安置点——磨石孔新村,咖喱备好炭火,开始按照非洲老家的方式烤鱼。没多久,她的邻居好友刘美过来找她,一起商量如何继续创作短视频。“今年年初我们开始拍摄短视频,想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咖喱告诉记者。

今年24岁的咖喱来自西非几内亚共和国,6年前,她嫁到新昌。从一开始的语言不通,到现在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新昌方言交流,咖喱已经慢慢习惯了在新昌的生活,并且拥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咖喱说,在新昌,她不仅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关爱和支持,也感受到了很多邻居和陌生人的善意和爱护,“我相信我们的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记者 俞颖颖

最爱新昌红烧肉和肉包子

咖喱和丈夫梁奇石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咖喱说,如果不是成了新昌媳妇,她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舅舅家的电视画面里。

2016年,梁奇石在非洲工作,和咖喱的舅舅成了同事。得知梁奇石还没有成家,舅舅便热情地当起了“红娘”,带着他去见了咖喱。两个年轻人对彼此的印象都不错,于是决定先慢慢相处。

2018年9月,梁奇石带着咖喱回到新昌结婚。两个人从9月29日出发,整整用了3天时间才回到新昌。这是咖喱第一次离开祖国和亲人,内心既忐忑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我印象特别深,那个国庆节突然降温了,看到她还穿着短袖站在外面冷得直哆嗦,我连忙找了衣服给她穿上。”回忆起当初的场景,咖喱的婆婆黄生芹哈哈大笑。

咖喱刚到新昌时,虽然每个人都对她笑脸相迎,但因为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她还是时常觉得孤单。最初,她和婆婆之间全靠手势和动作交流,多有不便。于是,咖喱开始跟着电视学普通话,跟着婆婆学新昌话,一年时间下来,已经能和大家畅快地沟通了。“她的语言和学习能力特别强,一个星期学会了用筷子,一年时间就学会了新昌话。”黄生芹说,就这一点,她特别佩服咖喱。

有空的时候,家人们也会带着咖喱出门转转,看看新昌的景点,给她做新昌特色美食。“我最喜欢红烧肉和肉包子。”咖喱说,来了新昌后,她渐渐爱上各种各样的中国食物,也喜欢上了新昌悠闲的乡村生活。

用短视频记录生活

在新昌乡村生活,咖喱感受最深的是家人和朋友对她的关爱。她说大女儿汉娜出生时,婆婆非要让她在房间里坐月子,她一开始很不理解,因为在几内亚生完孩子两三天就能出门,后来她才明白婆婆对她的诸多“限制”都是出于对她的关爱。

两个女儿都上幼儿园后,咖喱和朋友刘美决定拍摄短视频记录生活。刘美老家在贵州,嫁到新昌20多年了。同样是远嫁的媳妇,咖喱和刘美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我们发现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非洲媳妇在记录生活,有些粉丝还特别多。”咖喱说,他俩看过新闻,知道时下流行的“网红”经济,所以也想通过拍摄短视频创业,贴补家用。

两个人边学边拍,将咖喱在新昌的生活搬到了网络平台上。两人拍摄的视频内容五花八门,有关于咖喱和婆婆相处时因为语言、习俗不同形成的搞笑画面,也有抓龙虾、做红烧肉等生活小视频。从今年年初发出第一条短视频到现在,他俩收获了6000多粉丝。虽然并没有一下子走红,但两人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未来能创作更多有意思的内容。

也因为拍摄短视频,咖喱在网上认识了几个同样嫁到中国的非洲媳妇,几个人时常交流。一位嫁到上海的朋友还邀请她去了上海游玩,她在上海住了两天,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大受震撼。

去年年初,咖喱回了一趟非洲老家,住了3个多月时间,竟然觉得有些不习惯,时常会想念在新昌的家人和朋友。“现在只要看到孩子们在我身边跑来跑去,我就不会觉得孤单了,感觉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采访最后,咖喱告诉记者。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黄晨珂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