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10点,恒新储能电站完成当天的第一次放电,2个小时共计向电网输出20万千瓦时电。
在电站中控室,值班人员守在电脑前,全神贯注监控电站的运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午11点将到达光伏发电高峰,储能电站将会充电2个小时。一充一放之间,也完成了电网“削峰填谷”目标。
恒新储能电站位于新昌县羽林街道岳岭村,由新昌县高投集团投资建设。今年6月,电站二期项目赶在“迎峰度夏”期间投运,整体规模达10万千瓦,一跃成为绍兴最大规模的储能站。“项目总投资约4.3亿元,可实现年放电量1.2亿千瓦时以上,节约标准煤约3.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万吨。”新昌县高投集团(工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潘晓君表示,储能电站的建设投用不仅有力推动集团公司实体化经营,也推动了新昌当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恒新储能电站作为电网侧的巨型充电宝,有效缓解了常规能源建设周期长,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困难。在午间光伏大发以及用电低谷时充电,晚间用电高峰时放电,很好地发挥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同时,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保障了电网的稳定运行。”新昌县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主任陆献传告诉记者,今年夏天,恒新储能电站每天两充两放甚至三充三放,在新昌“迎峰度夏”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正是有了储能电站的接入,我市的电网变得更加灵活可靠。据绍兴供电公司建设部项目经理章鑫介绍,截至9月,绍兴地区电网侧储能规模已经达到了53.1万千瓦,装机容量全省第二,这些储能站全部充满可储存电量106.2万千瓦时,相当于满足6.6万户居民一天的用电量。“这使得我市的电力保供能力得到了稳步的提升。”章鑫说。(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