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火箭也能重复使用?

2024-10-02 19:43

来源:

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蓝箭航天供图)

“5,4,3,2,1,点火!”9月11日12时00分,从浙江“飞出”的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直冲云霄,随后去而复返,圆满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这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浙江制造”试飞成功

据了解,朱雀三号由我国民营航天领域的领军企业——蓝箭航天自主研发。

本次的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的发动机产自湖州的蓝箭航天湖州智能制造基地,改造及总装总测工作在位于嘉兴的蓝箭航天嘉兴火箭制造基地内完成。

浙江制造的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为单级液氧甲烷火箭,箭体直径3.35米,长度18.3米,起飞质量约68吨,装配3组着陆缓冲支腿和4片栅格舵系统(一种火箭飞行姿态控制装置,能利用风作用在舵面上所产生的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推力,导引火箭朝落区目标点机动飞行),采用与朱雀三号火箭一致的高强度不锈钢箭体结构。

在本次试验中,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起飞后约113秒,发动机进行了一次关机,火箭靠惯性飞行至距离地面10002米的最高点。随后经过无动力滑行约40秒后,火箭在距地面4.64公里处发动机二次点火,最终在距离发射工位3.2公里的回收场坪实现软着陆,总飞行时间200.7秒。

为何选10公里?

专家介绍,通常情况下,10公里以下的大气密度相对较大,环境也更加复杂,火箭在这个阶段飞行需要经历的考验比较多。此外,火箭在10公里左右高度时,受力情况最为复杂,对姿控系统的考验也最大。

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介绍:“火箭在10公里这样的高度,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扰动。要回到着陆点,精确地进行定点着陆,这个过程中的控制过程,包括栅格舵以及火箭发动机等这些执行机构都要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配合,才有可能安全、轻巧地着落在预定着陆场。”

因此,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可以很好地验证朱雀三号的各项关键技术。

拿下多个国内首创

据介绍,本次试验是朱雀三号火箭继今年1月完成百米级飞行试验任务之后,对可重复使用火箭垂直起降回收各项关键技术的进阶验证,飞行过程更贴近重复使用火箭回收过程的实际工况,从而全面验证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动力系统关键技术。

本次试验经历“上升—发动机关机一无动力滑行—发动机空中二次启动—软着陆”过程,各项指标均满足预期设计,成功完成多项含金量满满的技术验证,拿下了多个国内首创。

重磅一:国内首次实现垂直起降返回火箭空中二次点火。

重磅二:国内首次实现跨音速大动压环境下“栅格舵—冷气姿控—发动机”联合制导控制。

重磅三:国内首次实现高空风实时风修技术工程化应用。

朱雀三号将于2025年首飞

“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的成功是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的又一个新里程碑节点!”朱雀三号总指挥戴政表示,这将进一步推动朱雀三号火箭在2025年的首飞。

朱雀三号是我国首款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箭体直径4.5米,全箭总长76.6米,起飞质量约660吨,低轨运载能力达21.3吨。其中,火箭最下层的一子级设计复用次数不少于20次。

据蓝箭航天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朱雀三号的发射成本为每公斤2万元左右,相比目前国内民营火箭每公斤8万元到11万元的成本,发射价格将大幅降低,能实现真正的航班化运营,从而将更好地支撑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的高密度发射、大型通信卫星发射以及各型飞船发射的任务需求。

(记者 王丽红 整理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潮新闻 图片来源:人民网)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