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梦笔驿: 欲向梦中传彩笔

2024-09-29 10:57

来源:

梦笔驿,位于萧山区老城区东北临近浙东运河的地方。古时,河上往来之人络绎不绝,梦笔驿就是萧山的驿站旅舍,为经此停留的行旅之人提供食宿。梦笔驿的地名十分特别,给人一种奇妙又充满诗意的感觉。那么,此名到底是何意呢?这就得先从驿站旁的江寺说起。

江寺 高利华 摄

萧山老城区有一座古老的寺院,名为江寺。江寺历史上曾有过昭玄寺、昭庆寺、觉苑寺等寺名。嘉泰《会稽志》记载,觉苑寺是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故宅。据嘉靖《萧山县志》记载,南朝齐建元二年(480),江淹之子江昭玄舍宅建寺。该寺入唐以后一度毁废,唐宣宗大中二年(848)重建,赐名“昭玄寺”。北宋祥符年间改名为“昭庆寺”,北宋治平三年(1066)改名为“觉苑寺”。此后,寺院也几毁几建,南宋书法家张即之认为该寺本是江家舍宅所建,题“江寺”二字挂在山门,于是,江寺之名沿用至今。由此可见,江寺得名与江淹相关。

对于江淹,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这两个流传很广的成语故事,就和这位南朝文学家有关。《太平广记》记录了江淹年轻时梦见高人授以五色笔,从此“文彩俊发”的故事;《南史》本传则记载了江淹在冶亭,梦见自称郭璞的人,向他收回五色笔的故事。江淹中年以后,官运亨通,富贵安逸的环境使他才思减退,时人谓之“江郎才尽”。后以“梦笔生花”喻才情横溢,文思敏捷,而以“江郎才尽”喻才情顿减。江淹因两次梦笔而声名鹊起,民间传说中的“梦笔”自然就与江淹相关了。

古梦笔桥 高利华 摄

江寺前有一座石拱桥,横跨运河,贯穿南北,叫“梦笔桥”。桥畔的驿站也以梦笔命名,叫“梦笔驿”。

梦笔驿一带的古寺、石桥、驿站,让南来北往、羁旅行役的游子有了栖身之所。在交通以水路为主的古代,运河之上舳舻穿梭,文人墨客盘桓于此。他们在这里系船登岸,休憩留宿,往往陶醉于此地美景和美好的传说之中,触景生情,兴感作诗。或壮怀激烈,踌躇满志,或愤世嫉俗,怀古抚今。这些诗篇也为我们了解浙东诗路南来北往诗人的羁旅行役心态,提供了十分生动的材料。

北宋进士华镇在途经梦笔驿时写下“欲向梦中传彩笔,柳丝低拂曲栏桥”的诗句,流露出对梦笔生花传说的钦慕之情,也为梦笔桥、梦笔驿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此诗镌刻在梦笔桥旁的石碑上。

南宋诗人王十朋夜泊萧山,投宿梦笔驿,午夜梦醒,月色满船:“客里未忘诗酒趣,老来厌逐利名场。明朝又向钱塘去,十里西风桂枝香。”诗人常年漂泊在外,厌倦追名逐利的生活,在梦笔驿里向往钱塘的三秋桂子、十里飘香。

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也因进京(临安),多次船过梦笔桥,留宿梦笔驿,写下了许多旅居诗篇,如《烟波即事》:“梦笔桥边听午钟,无穷烟水似吴松。前年送客曾来此,惟有山僧认得侬。”平淡的叙说,道出了与梦笔驿的亲密关系。他舟中感怀的另一首绝句:“梦笔亭边拥鼻吟,壮图蹭蹬老侵寻。不眠数尽鸡三唱,自笑当年起舞心。”用“闻鸡起舞”的典故直抒胸臆,为梦笔驿的行役诗平添了几分豪迈之情。

如今,梦笔驿已无迹可寻,梦笔桥仍屹立在浙东运河之上。桥边江寺现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辟有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展陈内容分为历史、人文和浙东诗路三大单元,让你读懂萧山,认识运河,了解千百年来浙东运河与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关系。

(指导:高利华)

作者:闻方圆 编辑:叶露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