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增长2.5%。粮食生产数据是我们了解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重要窗口,那么,粮食数据是如何精准统计出来的?让我们跟随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一同解开农业数据背后的秘密。
粮食作物产量调查通过统计调查某区域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亩均产量从而推算该区域粮食种植总面积、粮食总产量。
其中播种面积调查中会采用卫星遥感测量、无人机航拍、野外调查三项现代化手段,通过“天、空、地”一体化调查推算粮食播种面积。
(1)卫星遥感测量(天):利用卫星遥感客观性、全覆盖性、可追溯的特点,根据主要粮食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光谱特征,选取粮食作物播种期、生长期、成熟期的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对主要粮食作物进行精确识别和空间分布监测。为了提高绍兴主要粮食作物遥感测量精度,绍兴大力发展精细化测量工作,通过提升分辨率的方式,将关键期影像从10米提升到0.8米,并利用人工目视判别加野外核实的方式开展作物识别。
( 绍兴市 XXX村精细化成果晚稻分布图)
(2)无人机航拍(空):在秋冬播(3月)、春播(5月)和夏播(8月)时,会选取部分样本村开展无人机智慧调查,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高精度影像,并利用专用软件进行图像拼接、裁剪、地物信息解译等一系列技术处理后,准确获取农作物种植品种和面积信息,并实时地将现场调查影像上传云端,真正实现调查数据电子化取数、智能化填报和自动化汇总。
(3)野外调查(地):全市共抽选120个样本村,每个样本村选取3个面积约60亩的样方地块开展实地调查。在每个调查季,调查员手持PAD深入田间地头,对样方地块内的所有农作物逐块登记填报面积数据。
单位面积产量调查: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成熟季节,调查员会通过踏田估产、抽取实测地块、放样收割样本、脱粒、晾晒、测水杂、称重等环节,测算样本地块单位面积产量。
(辅助调查员手持PDA对抽中样方地块进行实地调查,在粮食作物成熟时开展实割实测统计产量。)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