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交通是城市提能升级的生命线。9月30日24时,绿云高架路群贤中路至北站东路段(含兴越路互通、北站东路定向匝道)正式通车,该路段的通车也标志着绍兴市城市交通再次迎来重大升级。
作为绍兴市“六横八纵”智慧快速路交通路网的核心组成部分,绿云高架路群贤中路至北站东路段(含兴越路互通、北站东路定向匝道)的通车举措为市民提供了直达杭绍台高速镜湖出入口及绍兴北站的快速通道,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促进三区融合。
高架通车便利市民出行
“高架一通车,我的通勤时间至少可以节约10分钟。”家住越城区城西的小刘忍不住感慨。小刘在位于柯北的柯桥某事业单位上班,原先她上班的路线是从大越路自驾,不仅速度慢,而且一路大车较多,车子相对比较难开。今年5月26日,绿云高架路(洋江西路至群贤中路段)正式通车,越城与柯桥之间多了一条快捷通道,而如今最新通车的群贤中路至北站东路段则又可以让她大大缩短去绍兴北站的路程,这给她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捷。
据介绍,本次通车的绿云高架路群贤中路至北站东路段(含兴越路互通、北站东路定向匝道)长约2.6公里,起点位于群贤中路,终点与北站东路相接。路段设置了群贤中路北侧一对平行匝道、兴越路互通和北站东路定向匝道,整体呈南北走向,高架主线沿绿云路线位,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主线设计速度每小时80公里,匝道每小时40公里,确保交通的流畅与高效。兴越路互通、北站东路定向匝道作为两个备受关注的枢纽节点,通车后,市民可通过高架快速路路网直达杭绍台高速镜湖出入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接高”。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可以通过北站东路定向匝道快速通达绍兴北站集散广场,经此段绿云高架路南向北去往绍兴北站相较地面道路可节约大概5分钟时间,同时,大幅缩短往返杭绍台高速(苏台高速)、绍兴北站的出行时间,给市民带来了极大便利,也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快速路网,让城市交通更加高效快捷,不断刷新人民群众出行的“幸福指数”。
绿色施工成就绿云高架
据资料显示,绿云高架路全长约14.5公里,南起大禹快速路,北至329国道以南,采用“高架主线+地面道路”的形式。自开建以来,项目按照分期建设、分段通车,尽早还路于民的模式推进,目前已有多个路段相继建成通车。剩余北站东路至于越路段约1.1公里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届时将实现绿云高架路的全线贯通。
在建设过程中,绿云高架路项目管理团队始终坚守绿色低碳的新时代工程建设使命,坚定践行绿色施工理念。“我们在降低扬尘、减少噪音、节能减材等方面积极探索绿色施工的创新做法,最大限度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据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主体结构预制化利用率高达80.8%,实现了每立方米预制构件节约矿产资源30%,节约模板流转50%,减少污染物排放35%和节约能源20%的显著成效,真正践行了“绿色建造”的理念。
此外,绿云高架路还是我市市政领域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市城投集团通过加工改良产出再生水稳、再生路基填料和再生沥青等替代传统建材,实现了道路拆除固废资源的全利用。从路基、基层到面层,全结构再生产品的应用,让这条道路真正实现了“重生”。
值得一提的是,绿云高架路全路段还沿用了绍兴智慧快速路“四化”建设模式和“五大”智慧系统,融合了BIM设计、5G现代通信网络和智慧芯片等现代技术。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数据分析和通信技术,实时监控分析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交通流量、环境条件等,实现了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三区融合实现再次跨越
作为衔接越城区、柯桥区的重要纽带,不少市民对于绿云高架路群贤中路至北站东路段(含兴越路互通、北站东路定向匝道)的开通期盼已久,通车给市民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还实现了更高效的交通转换,加快构建起“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绿色智能”的立体交通网络。
基础设施是网络大城市的“有形”连接,在区域融合发展过程中,交通的互联互通是硬件,是基础,更是动力。早前,于越快速路、越东快速路、山会高架路、绿云高架路、大禹快速路等已陆续实现通车,现代化交通的建设使通行时间缩短,也将绍兴三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有利于促进三区融合。
眼下,6条跨县域线路助推“三区两市一县”互联互通,110条地铁接驳线路覆盖越城、柯桥、上虞三区,作为“三区融合第一路”的群贤路更是一条联通柯桥区、越城区、上虞区最便捷的快速通道……与此同时,104国道绍兴柯桥钱清至柯岩段工程和329国道上虞至临安公路柯桥钱清至萧山界段工程也都在积极建设中,这些对于促进三区融合,支撑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