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第一届光华信息科学会议在位于绍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西园的绍芯实验室召开。当天,国内信息科学领域院士专家、知名学者,长电集成、芯联集成等科技企业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大知名院校的学生代表共300余人济济一堂,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展开探讨交流,掀起了一场科技创新头脑风暴。
为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器。当前,越城正积极培育壮大集成电路、医疗器械、低空经济、算力产业等未来产业,迭代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过程中,打造高端科创平台是重中之重。去年底,越城和复旦大学开展全面合作,共建绍芯实验室,城市和高校“双向奔赴”,意在打造“顶配版”科创阵地。这次光华信息科学会议正是绍芯实验室全力谋划打造的信息科技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端平台,也是产学研用开放合作的融合平台。
当天会议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的教授、专家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1天内作了9场主题报告,内容包含生成式大模型、氮化物半导体、半导体变相存储器、卫星互联网数字孪生系统等具体技术。每场报告结束,都有企业家、学生代表举手发言,就技术落地、产品量产等内容和专家交流,现场氛围热烈、学术气氛浓厚。
“第一届会议由绍芯实验室和绍兴文理学院共同举办,我们已经和其他国内知名高校有了合作意向,未来两三个月时间,光华信息科学会议将陆续进行,今后每年都会有多次会议召开。”绍芯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场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学生代表将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前沿技术创新以及潜在的市场机遇,以进一步推动跨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加速越城在信息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步伐。
“一次次的思想碰撞,将让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成果从方案走上‘货架’,在越城落地生根,为新一轮新兴产业发展蓄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光华信息科学会议围绕企业所需和研发一线,架起专家学者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桥梁,促进技术创新嵌入每一个生产环节,为新兴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让科技人才集结越城
对于新兴产业发展来说,技术永远是第一竞争力,而技术来源于人。当前越城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低空经济、医疗器械等产业,都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支撑。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经过多年培育,越城已经已集聚相关产业人才超3万人,培育高技能人才超9000人。今年5月,复旦大学首批38人科研团队入驻绍芯实验室,今年底前将形成百人核心团队规模,标志着该高“研”值综合性科创平台建设迈入新阶段。但整个集成电路产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人才缺口依然存在。
在新兴产业领域,面对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风口中的越城选择了另辟蹊径:与高校合作,拓展引才、招才的“磁场”,扩大“朋友圈”,举办全新的光华信息科学会议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在会议现场,除业内的顶尖专家、学者外,来自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江南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国内10余所高校的近200名相关专业的学生代表成为“年轻力量”。主办方还在现场设置了越城人才政策宣传栏,有专人讲解人才政策,让很多大学生对到越城工作充满向往。“越城是一块新兴产业发展的沃土,有合适的机会,毕业后肯定会考虑来这里工作、创业。”复旦大学研究生许同学说。
“这不仅是一次科技交流的重要会议,更是一个集结科技英才的平台。”会议主办方负责人告诉记者,创新的过程,也是人才培育、集聚的过程,越城通过举办专业的科技交流会议,不仅吸引集聚更多国际国内领先项目和高端人才,还可以营造更加宽松包容的创新氛围,激活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别人才的动力与热情,让他们将目光更多投向越城,在越城这块科创热土上,各类人才都能“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做强高能级平台硬核,布局高科技企业矩阵,集聚高水平人才支撑,进一步放大信息科学对各行各业的引领性、革命性作用,加速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格局。”越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