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言语的感知只与听觉有关,与视觉无关。
实际上,虽然耳朵是感知语言最重要的器官,但眼睛可以同时观察嘴唇的动作,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英国心理学家麦格克曾做过一个实验:给志愿者放映一部影片,其中一个音节“Ga”在配音时读成了“Ba”,而志愿者却称自己听到的音节是“Da”。
因此,麦格克认为,当人们“看到”并且因此预料了某一种声音的同时又听到了另一种声音,而当这两种信息不匹配时,人们可能会将其认为是第三种声音。
这一现象被称为“麦格克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眼睛不仅会帮助我们“读出”对方说的话,有时也会误导我们的认知,导致我们错误地“听到”信息。“没戴眼镜听不清”的背后原理,也正是如此。
不过,“麦格克效应”并不是绝对的。但毋庸置疑,在语言交流中,视觉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