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昌中学高三(2)班杨靖涵同学提前告别了老师和同学,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西湖大学。“与杨靖涵的交流,让我们愉快而又惊讶——这个17岁少年就像个‘大人’一样,周详地去思考和规划‘我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这是西湖大学老师对杨靖涵的评价。
爱阅读,善思考
面对繁重的高中学业,很多学生会放弃或者减少阅读时间,但杨靖涵不是,他一般每个月看一两本课外书。回想起这些,他自己都感到神奇。课间,他还喜欢和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刘立玲交流读书心得。
每个周末,同学们眼中的“学神”并不是“在家继续卷学习”,而是刷刷B站,其中他最喜欢看的是一些科研人物的访谈类视频。
通过书籍、视频等多形式的立体阅读,杨靖涵对自己的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也越来越多。整个高中阶段,他一直探索着“理想与良知”。他很欣赏从县委书记到公益达人的陈行甲,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既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也是务实的现实主义者,能一直保持热情为这个世界贡献一份正向力量。
有责任,能自主
“杨靖涵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学生,所有的学科都很优秀,包括体育。”刘立玲老师说,“最可贵的是,他非常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来不把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停留在小我上。”
或许是强烈的责任感,助力杨靖涵成为特别自律和自主的人。每个寒暑假,他依然保持上学的节奏,到学校自习;出于纯粹的兴趣,他会跟着网课学习物理竞赛知识。
今年3月,杨靖涵以5门学考A(包括物化A)的成绩获得西湖大学的报考资格。是报考西湖大学,还是读到高三冲其他名校?他自行搜集信息,和父母聊,和班主任聊,和学长聊,最终鼓起勇气做出人生重大选择:在西湖大学,朝着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目标前进。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搞科研,但想做的事需要自己去探索去追求,人生的意义和幸福也是自己定义的。哪怕最后这个尝试是‘失败’的,我也不会后悔。”杨靖涵说。
(记者 王丽红 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