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范冰冰旗下品牌高调出海!3个月后情况如何?

2024-09-28 18:31

来源:

范爷出海,剧情回顾

还记得两个月前,最火的新闻是什么,6月份,范冰冰高调宣布旗下的彩妆品牌入驻TikTok海外电商了,范冰冰还专门录制了视频,并称Fan Beauty Diary正式入驻TikTok,我们将会在这里分享一切和美有关的事物。

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热议,并且获得了超过5000+的点赞,收获了上万个粉丝。

然而,作为一个国内知名公众人物,这个数据表现并不算特别突出,或许是和大部分达人“先攒粉丝再带货”的初衷类似,Fan Beauty Diary并没有着急开通“电商权限”进行带货,而是继续选择发布和范冰冰有关的一些视频,以此来希望积累一些TikTok粉丝。

于是在6月1日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后,7月9日该账号又发布了第二条视频,主题为“范冰冰的巴黎秀”,从第二条视频开始,数据就明显下滑,后面又保持了一定频率的更新。

根据TikTok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FanBeautySecret的累计销售额是9.4万刀,不到70万人民币。

明星和网红,都带不动品牌?

传统的通过明星网红代言、高铁公交楼宇广告宣传、知名媒体报道来给“产品加溢价”的“标准化品牌打法”,早就行不通了,尤其在当下,能够给品牌加溢价的,几乎只有三条路,创始人IP、多元场景化、私域。

同样,最近还比较火的话题,张大奕关掉了经营了十年的淘宝店,那个店铺名字不好记,我前几天还看过这个新闻,这会儿又上网上查了查,叫“吾欢喜”。是一家做女装的店铺,具体的关店原因没有公开,我们猜测和女装的高退货率、市场竞争、开款上新成本高、库存压力、以及品牌认可度等都存在关系。

明星、网红,如果不能将个人的IP资产,转化为真正的“品牌资产”,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只是用个人的流量来给“自有品牌”做曝光和转化率的加持,那么当个人IP,因为周期性、舆论环境、其他不可控因素等受到影响后,“自有品牌”的价值会立即缩水。

说一个正面的案例,美妆行业的“毛戈平”品牌。

创立于2000年的品牌,至今已经稳健发展了二十多年,且线上和线下都进行了较为早期的布局。

与重仓电商渠道的其他国产美妆不同,毛戈平从线下渠道起家,在建立起了护城河优势后,践行“双轮驱动”策略,同时布局线上线下。23年,线上线下渠道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7.6%、42.4%(懂财帝)

可以说从一开始毛戈平品牌定位中高端,建立了线下357个自营专柜,拥有300多万个线下会员,且超过30%的复购率,持续投资于产品研发和创新,每一步都走的很“实”,这就是一个品牌的“标准化做法”,“毛戈平”是真正的在做产品,做品牌,而不仅仅是用自己的“知名度”给产品加溢价。

2023年,‌毛戈平品牌的销售额为28.86亿元,净利润为6.63亿元,从2021年的15.77亿到2022年的18.29亿,再到2023年的28.86亿,2021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3%,赶超一众中国美妆品牌。

此时的毛戈平品牌,已经“去IP化”,说极端点,就算毛戈平不在了,毛戈平的品牌还能经营很多年,因为品牌的血肉已经长起来了,从产品到渠道,全链路已经形成结构化。

中国的品牌出海要本土化,明星溢价下的品牌,也不例外。从产品到推广方式,再到组织建设,学一学美国“J姐”,自有品牌可不是靠一些名人效应就做起来的,多个渠道,海量内容,整合营销,都得做,一些海外市场的用户是有钱,但是至少在TikTok这个渠道,现阶段来说电商的用户占比不高,且被Temu等跨境平台联合洗礼教育之下,大家都是来“占便宜”的,想要让用户为产品之外的“品牌溢价”买单,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内容来源:TK观察)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