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改善民生就是要让老百姓有依靠、有保障,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翻开滨海新区的“民生答卷”,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有声,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健康服务就在身边……一个个核心关键词,刻录的是滨海新区民生实事推进过程中的奋进足迹,一个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群众幸福的新区跃然纸上。
居有所安,为幸福“加分”
住房是民生之要,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滨海新区加快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老百姓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哎呀,现在小区变化硬是大得很哟!水泥路换柏油路,还新增了停车位和社区广场,没让老百姓掏一分钱。”家住斗门街道鸿通金都20号楼的张阿姨告诉记者,早年间,小区环境卫生差,道路破损,出行困难,她曾一度搬出小区,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后,她又重新搬回了熟悉的院子,和老邻居们一起生活,好不惬意。
“此次改造内容包括管线更换、外墙修复、楼体修缮、设施完善等。”柯灵社区党委书记桑小林告诉记者,鸿通金都老旧小区改造本着为居民解决实际诉求的理念,把居民要求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屋面漏雨、墙体透寒、上下水堵塞等问题作为必改内容。小区还将引入智慧停车系统,置入智慧交通驿站,“智”解停车难题。
近年来,滨海新区一直坚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滨海新区规划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新区计划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个,共涉及建筑114栋、住户4090户。截至目前,两个续建项目已按计划完成改造。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缓解新市民、青年人才阶段性住房困难的有效方式。日前,在沥海街道的三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二期地块里,增建的4幢保障性租赁住房主体完工,912套宿舍型房源正在进行室内软装。待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产业园区内2800余名重点岗位人员住房需求,大大缓解园区职住矛盾。
今年以来,滨海新区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住房配套设施、提升路网建设等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世茂云图西侧勤丰路这处“断头路”一直备受居民诟病,为方便小区群众出行,滨海新区通过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的方式,实施了勤丰路北段二期新建工程,对该路段进行排水、照明及绿化等工程,道路面貌焕然一新,进一步缩短群众出行距离。
文有所乐,为精神“加油”
盛世迎华诞,魅力看滨海。在刚刚结束的“曲艺助力乡村振兴”计划走进滨海新区活动期间,曲艺名家齐聚滨海新区,绍兴摊簧、绍兴莲花落、绍剧猴戏、相声小品等文艺精品在新区文化艺术中心轮番上演,“送欢笑到基层”的惠民演出为百姓奉上精彩的文化盛宴。
近年来,滨海新区推动省级乡村博物馆建设为文化服务提档升级,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开展“四季舞台”“送群文进基层”“我们的村晚”等一系列有热度、有温度、有烟火气的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截至目前,滨海新区特级文化站创建覆盖率达75%,新增省级乡村博物馆2家,文化场馆服务群众117.5万人次。
“潭许十宝味道好,尽享口福忘不了。”近日,省级文化特派员、省莲花落协会副会长陈祥平为沥海街道潭许村创作了第一个莲花落作品《潭许十宝 实在美味》。朗朗上口的韵律,引得当地群众纷纷传唱,斗门街道“乡村摄影师”培训开班仪式暨第一次培训在玉山村文化礼堂举行……如今,滨海新区正深化文化特派员赋能乡村文化建设工程,通过挖掘曲艺骨干、摄影、思政、网络直播等特长类教师,实现新区4个街道文化特派员全覆盖。
结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重点建设,滨海新区利用村、居等公共区域,立足本地特色,嵌入式建设了乡村博物馆、非遗文化展示馆、台门纪念馆,不断深化文化特派员赋能乡村文化,展示具有滨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创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54个,其中孙端街道在全区率先实现全域覆盖。此外,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文化休闲广场常态化开放,成为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一桩桩暖心的民生实事,一组组饱含温度的数据,滨海新区正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新区上下将始终牢牢把握‘一极三区’的发展定位,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全力打造杭州湾南翼生态宜居新城区。”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病有所医,为健康“加码”
秋风渐起,岁月静美。市民张先生步行经过国科大肿瘤医院绍兴院区项目时,不禁驻足看了又看。“希望项目能赶快建成启用,让周边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他满怀期待地说。
今年以来,该项目持续刷新“进度条”,捷报不断传来。记者从滨海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9月底,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幕墙已完成40%,二期装修工程已完成60%,总形象进度完成至60%。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完工。
据介绍,作为省“千项万亿”项目,国科大肿瘤医院绍兴院区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肿瘤专科治疗医院,设有肿瘤专科床位2000张,综合诊疗床位500张,将与省肿瘤医院杭州半山院区形成双核心,进一步提升滨海新区医疗服务能力。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构建群众民生健康福祉的重要“底座”。近年来,滨海新区聚焦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升级、推动新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等,加快促进区域均衡布局,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短评
为民生谋福祉就是最强“引流”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发展保障租赁住房,打通“断头路”,建设大型医院,把文化送进基层,让群众感受欢乐……滨海新区努力擦亮民生底色的惠民之举,无疑将大大增加这里的发展引力,让更多资产和人才近悦远来。
近年来,人口出现负增长趋势,加之交通便利带来的邻城虹吸效应,争抢“人气”成为宜居之城的发展刚需。滨海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民生福祉,把群众诉求记在心里、落到实处,以小目标垒积大基础,以微行动促进幸福感,以滴灌式服务提高民众满意度,把滨海打造成为一个有温度、有高度、有态度的向往之城。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基本建成,医疗、教育、住房、生态、商贸等群众关注度的民生实事深入推进,这些改变让人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滨海,这里不止有高度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还有高度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以及社会公共服务基础,在这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杭州湾桥头堡,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这必将成为滨海的最强“引流”秘笈。
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滨海新区用实际行动发出硬核“招贤令”,这里是才俊建功之地,这里是百姓安居之城,这里是产业勃发所系,这里是逐梦未来之行。(亦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越牛新闻 编辑:王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