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秋分时节“温燥”转为“凉燥”

2024-09-26 14:38

来源:

目前已经迎来立秋时节。自此,万物阳气渐衰,阴气渐长。此时,稍有不慎,易引发感冒、咳嗽及慢性气道疾病的急性发作。秋分的“燥”与白露不同,白露是“温燥”,而秋分是“凉燥”。因此,这一时节要做到内润燥邪、外御寒凉。

浙江省中医院专家指出,中医理论中的“燥邪”是一种病理现象,其特点是“燥性干涩,劫夺津液,燥易伤肺”。人在秋分时节容易出现口鼻唇干燥、咽喉干痛、气逆而喘、胸闷胁痛等秋燥症状。因此,秋季应注重对阴气的养护,特别是要防止燥邪对人体的侵害,建议从以下五方面加以重视。

和饮食:以滋阴润燥食物为主,如百合、白萝卜、梨、木耳、西洋参等,有助润肺生津、减轻秋燥。

护脾胃:注意局部保暖,忌食过多生冷食物,避免腹胀、腹泻等。

补湿度:秋季空气湿度小、风力大、汗液蒸发较快,应保持室内具备一定湿度,适当补充水分。

遵作息:遵从秋收冬藏养生原则,早睡早起,顺应阴长阳短变化,避免肺气受损。

调神志:秋分后,草枯叶落,日照减少,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不稳定。应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积极有益的活动。

穴位按揉对秋季温阳散寒也大有益处。如搓热掌心,画圈顺时针轻揉气海穴(肚脐正下方1.5寸)3分钟,可缓解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症,有强壮全身的作用,也可缓解疲劳;将一侧手臂抬起,另一只手中指指腹轻柔按压中府穴(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两侧交替按压,每日2-3次,每次3分钟左右,配合转动胳膊和扩胸运动,有宣散肺邪、调理肺气、缓解咳嗽的作用。

/ 养生食谱 /

雪梨银耳红枣莲子汤

配料:雪梨1个、银耳30克、莲子20克、红枣5枚、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去皮切块,银耳、莲子和红枣泡发洗净。雪梨、银耳、红枣、莲子和适量冰糖一同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水量大约是所有食材的2-3倍),大火炖开后转小火1小时即可。

作用:润肺镇咳、健脾滋阴。适用于口鼻干燥、咽干口渴、消化不良等。

沙参玉竹润燥汤

配料:沙参20克、玉竹20克、百合15克、枸杞15克、蜜枣2枚、生姜3片、水鸭1只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武火煲沸后,文火煲2小时,加调味即可饮用。

作用:益胃生津,养阴润肺。适用于干咳痰少、身体燥热、咽干口渴、鼻孔干涸、心烦气躁、虚劳烦热等。

据《浙江老年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