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高科技眼镜体验闰土刺猹的场景,绿幕场景可以拍出三味书屋的还原背景。在昨天鲁迅诞辰143周年纪念活动上,在绍兴文旅文创产品展区,“大先生1881”“兰亭的故事”“名城有礼”“禹见·大禹陵”四大品牌为主的文创产品齐亮相,新质生产力元素直接拉满。活动当天,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联合学院与绍兴鲁迅纪念馆共建的“数字文旅新质生产力实践基地”揭牌。
数字文旅带来新体验
“背后是绿幕,拍出来的照片却置身于三味书屋中。这小半天已经有20多组客人来付费体验了。我们的数字技术,满足了游客置身三味书屋核心区打卡、拍照的需求。”昨天,在纪念鲁迅诞辰143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绍兴文旅文创作品展区域,其中数字文旅项目“三味照相馆”展位吸引了现场不少游客的注意,大家纷纷排队体验。
该展位工作人员钦鹏介绍,这是“数游鲁迅故里”——虚实融合技术赋能数字文旅新质生产力创新项目刚结出的成果:基于虚幻引擎的绿幕场景合成技术和基于MR眼镜终端的数字研学小游戏。基于虚幻引擎的绿幕场景合成技术便是展位上的“三味照相馆”。三味书屋作为国家级文保区,游客不能进入核心区合影。因此,杭州意游未境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数字技术采集了三味书屋的场景,刻着“早”字的课桌,独具特色的台门,都被一一还原。这样一来,游客坐在绿幕前,就能“进入”三味书屋核心区“拍照”。
另一个鲁迅文化沉浸式研学小游戏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以鲁迅课本中的童年时光为题材,设计出富有创意和互动感的沉浸式体验。参与者只需轻松佩戴设备,即可迅速进入虚拟世界,体验鲁迅作品中雪地捕鸟、闰土刺猹的场景。
“数游鲁迅故里”——虚实融合技术赋能数字文旅新质生产力创新项目由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联合学院与绍兴鲁迅纪念馆共同打造,项目孵化出的公司即杭州意游未境科技有限公司驻点鲁迅故里景区开发产品,以新质生产力为景区赋能。
为何落地鲁迅故里
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联合学院项目指导老师李游说,学院针对数字文旅开设了相关课程,并且向国家文旅部申报了重要课题,也要找合适的场地落地。在一名绍兴籍学生的推荐下,他们来到鲁迅故里景区考察,被这里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也注意到鲁迅IP在B站上广受年轻人欢迎,最终选择鲁迅故里作为实践基地。
李游团队的想法立刻得到了鲁迅故里景区的支持。绍兴鲁迅纪念馆副馆长尉加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文旅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不断推动文旅产品的创新升级,带动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助力文旅行业发展开启全新篇章。鲁迅故里景区也要不断转型,丰富景区体验业态,提升竞争力。
今年,鲁迅故里景区与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联合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建立“数字文旅新质生产力实践基地”。“基于虚幻引擎的绿幕场景合成技术和基于MR眼镜终端的数字研学小游戏这两项技术,在我们实验室原本就有,但一直没有机会落地。”李游说,得到鲁迅故里景区的支持后,他们开始针对景区的特色资源做成果落地探索。今年7月份在百草园里开出“三味照相馆”门店,周末以及小长假期间,游客打卡体验都要排长队。
“孵化”更多数字项目
“数字文旅新质生产力实践基地”揭牌后,未来双方将进一步交流互通、共享资源,积极发挥新质生产力优势,在藏品展陈的数字化利用和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高效合作。
“我们提供青年人才和技术,鲁迅故里景区提供场地和相关文化资源研究成果。”李游说,鲁迅故里景区是国内人流量很大的景区,数字化产品落地后,来消费体验的游客比较多,成效立竿见影,还给学生创造了实习、就业机会。同时,鲁迅故里景区在文旅融合中也有了新亮点,赚得更多人气和更大流量。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鲁迅故里景区游客量增长10%,预计今年游客将突破400万人次。接下来,结合二期改造项目,鲁迅故里景区将在展陈翻新、新项目打造等方面融入更多数字化的场景,进一步活化景区文旅资源,丰富文旅产品的形态,让游客体验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拉近精品文物与游客之间的距离。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