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周可阳 文/摄
9月21日,2024年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在越城区图书馆拉开帷幕。由20位参赛选手组成的4支队伍,以阅读的方式,展开了一场长达6小时的专注力与意志力的比拼。一场有仪式感的集体阅读,让市民再次领略到越城浓浓书香。
比拼阅读速度与质量
当日10时许,长三角地区173个赛点同时开赛。越城区图书馆A楼学术厅内,20位参赛者全神贯注地看着手中书本,沉浸在紧张的阅读之中,安静的场馆内,只听见书页翻动的细微声响。
长三角阅读马拉松是一项面向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大型阅读公共赛事,自2018年起已连续举办7届,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线下阅读赛事。比赛时,参赛者5人一组,需要在6小时内完成一本未出版新书的略读和通读,并通过与队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完成一系列线上问答挑战,形成对阅读的“共同记忆”。据了解,本届共有7540名阅读者参与比赛。
今年的比赛用书《中国科技100个伟大瞬间》,主要介绍了过去10年里100项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其中不乏世界领先成就。在回顾成就的同时,该书科普了相关科学基本概念及知识,讲述其中重要的中外科学家故事。通过这本书,读者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
下午1点,通读答题系统准时开启,不断有完成阅读的选手进行答题。历经长达6小时的集体阅读和答题挑战,下午4点,阅读马拉松大赛正式落下帷幕。
“今年的答题成绩和上一次差不多,但是选手们的答题速度有了明显提升。”越城区图书馆外借部工作人员、阅马(越图赛点)负责人孔嘉欣说,“阅读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希望通过这场比赛,让大家对阅读更有耐心,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以书会友丰富阅读体验
刚满20岁的陈晨,是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也是本次比赛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热爱阅读与写作的她,在校期间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平均每月至少读一本书。
今年她与同学组成全场最年轻小组“你说的都队”,她本人取得该赛点第二名的好成绩。“比赛中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共同阅读、答题,这个过程让我收获了比个人阅读时更多的知识和乐趣。而且,在比赛中学到的专业阅读方法,有助于提升我的阅读速度和质量。”陈晨说。
今年49岁的新越城人王震第二次组队参赛。从事工程工作的他,经常要翻看各类专业书籍,久而久之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去年,在图书馆借书时,他偶然了解到阅读马拉松大赛,新颖阅读形式让他心动,于是报名参赛。“我们队伍里有教师、销售员等来自各行各业的阅读爱好者。”
对王震而言,参与阅读马拉松大赛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阅读搭子”。如今,组员间经常组织线下交流聚会,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在一次次交流分享中,王震的阅读面不断拓展,“从以前几乎只专注本专业的书籍,到对心理学、哲学、人物传记等多种类型的书籍都有所涉猎,对我来说,阅读就像一把钥匙,不断为我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今年虽未取得突出成绩,但总分较去年提高了三四分,小小的进步让王震十分欣喜,“最近我们的阅读小组又有新成员加入,希望明年能组起两支参赛队伍。”
全民阅读点亮一座城
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长期性活动。近年来,越城区持续擦亮“书尚越城”品牌,着力建设书香社会。通过整合图书馆、文化馆等资源,同步建设文化驿站、城市书吧、流动书屋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越城区逐渐在基层形成了完善的“文化网络”。截至目前,越城区图书馆共建成开放17家城市书房(农村书屋),“大树下”“阅生活”“树兰”等品牌文化活动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越城区不断举办各种阅读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阅读。诸如阅读马拉松大赛,巧妙地将书籍、阅读者、图书馆连接,构建起阅读共同体,发挥各自效能,共同推动阅读行为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让阅读深入现代人的生活。4月20日,越城区启动了第二十届“书尚越城”读书季活动,评选出2023“书尚越城”最美书香家庭、最美领阅人、最美阅读组织、最美城市书房(镇街分馆)等多个奖项。
据了解,今年1至8月,越城区图书馆线上线下总服务人次达到390万,图书流通141万册,送书下乡5.3万册,成功开展活动、展览、讲座共计779场,吸引276万人次参与其中。
“2002年因工作来到越城,我深切感受到越城区全民阅读氛围的日益浓厚以及阅读环境的不断优化。这两年,家门口的书房、书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阅读变得更加便捷和轻松。”王震说。
“阅读空间的选择更多了。这周末,我和朋友打算打卡位于越城区平江路上的绍兴图书馆科技分馆。希望通过打卡一个个图书馆,深入了解我身处的城市。”陈晨欣喜地说。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