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自2007年起,我们就启动了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历程,8年的时间,各个城市统一步调,各部门通力支持,使我们的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在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为了世界遗产,这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壮举,它连接着30余座城市,连接着8个省和直辖市,每一段、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观。
大运河在保护什么?我们反复地行走,反复地调研,编制保护规划,编制申报世界遗产的文本,我们慢慢地清晰了:大运河是中国的一本大百科全书,它涉及数亿人口的生活。要保护自然、沿路的历史景观、工程景观、运输景观、河道景观、街区景观、园林景观等。要保护这么一部丰富的“大百科全书”,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
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之前,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保起来”,将运河的文化遗产资源保起来,比如保存好过去的建筑景观,比如及时清理运河河道里的垃圾,这是我们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在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时和申报世界遗产之后,我们提出的三个字叫“美起来”,让运河有尊严,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向往的地方,各个城市开始保护环境,让运河的美丽得以呈现;今天,在“保起来”和“美起来”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第三个口号叫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活起来”就是要活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惠及广大民众现实生活的积极力量,现在各个城市通过兴建博物馆的方式使我们运河沿线的景观融入百姓生活之中,比如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洛阳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还有我们绍兴的浙东运河博物馆。这就是我们从“保起来”到“美起来”再到“活起来”这二十年来发展的布局。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