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一周开始,浙东运河的热度持续升温,运河边的故事明显多了起来。皋埠的中日韩半导体产业园竣工验收,东浦的黄酒小镇上榜“长三角美好旅游目的地”,城南的名人广场上一首首动人的运河诗篇飘向远方。产业、旅游和生活,因运河越来越精彩。如今,运河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成为这里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诗与远方的美好寄托。
古往今来,运河的兴衰与人息息相关。它因人的交通运输需求而诞生,因城市间的沟通连接需要而兴旺,也因海运、铁路的兴起而进入低潮。但运河与海运、铁路不同的是,它总是与国家城市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它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自古以来有400多首诗是因运河而作。站在这个角度,运河不但具备交通运输的实用主义价值,更有着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具有陆海空交通无法比拟的深厚文化价值。
在当代,运河的交通功能早已弱化,其价值是否也会被看低?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于人的需求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已经越来越多地转向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上来。在这方面,运河越来越成为一个可供挖掘历史文化、可以开发旅游资源的富矿,这是一个新的流量密码,有远见的城市、有远见的人已经在早早谋划。
就越城而言,运河对这座城市的赋能作用越来越明显了。运河正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不管是迎恩门的风情水街,还是八字桥上的咖啡屋,不管是皋埠的集成电路产业园,还是东浦的黄酒小镇,运河已经成为一个加分项、一张背景墙,一拨拨游客、市民来打卡,一队队人才来创业、施展抱负,找到自己的获得感。运河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运河上的露天电影、运河上的婚礼、运河上的龙舟赛、运河上的诗会……人们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似乎总能在运河边找到灵感诗意与城市烟火间的结合点,将简单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运河在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中实现了价值回归,未来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强化。
运河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越城已经充分认识到这条家门口“宝河”的价值,谋划运河水上黄金游线,启动“城河共生”项目,让运河的每一个点位都能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运河的文章做不完,但只要做好人的文章,运河必定生机勃勃。
作者:裴金红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