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市湿地保护修复取得新进展

2024-09-23 22:28

来源:

近日,省林业局公布了全省第一批湿地生态修复案例,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选,成为省级十大优秀案例之一。

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浙北平原水网区“湖泊—河流—稻田”复合型湿地的典范,也是萧绍平原上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护绍兴市及钱塘江流域水生态安全意义重大。该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有植物351种、动物250种。

绍兴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湿地资源丰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我市湿地总面积455.37公顷,其中绝大部分为内陆滩涂和沿海滩涂。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4处、省级重要湿地4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处。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原则,持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重点摸排湿地受威胁情况,通过纳入各类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红线、河湖长制定期巡护范围等方式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开展违规侵占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问题排查专项行动,加强同司法部门协作,在白塔湖湿地公园、上虞海涂等重点区域设置巡回法庭。

“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就是湿地功能日益凸显的典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围绕湿地公园主要水域,累计清淤超50万立方米,清理界箔约15000米,全面完成650个入河排污(水)口销号整治。湿地公园7个主要监测断面水质提升至Ⅲ类水、Ⅱ类水标准,生态景观、气候调节、固碳减碳、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我市其他湿地,也同样得到了有效保护修复。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先后开展了八期生态修复工程,共投入资金1.64亿元,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提升。新昌黄泽江省级湿地公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库尾湿地)工程,结合钦寸水库水源地保护,完成了四处湿地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

“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能够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促使我市湿地生态全面向好,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