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健全体制机制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2024-09-22 14:54

来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要求“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重点之一,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参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模式统筹研发资源,以动态追赶的发展思路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以压强式研发投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此外,还有必要建立完善与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相关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创新基地培养发现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重点之二,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2023年,中国建成62家“灯塔工厂”(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占全球“灯塔工厂”总数的40%;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2.2%、79.6%。同时,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1个,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个,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9600万台(套)。

下一步,要强化数智赋能,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增强上下游产业链之间更高层次、更低成本、更便捷的对接,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0%左右。截至2023年5月,国内发布79个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基础大模型。据估计,中国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388.9亿美元,并在2024年至2030年以17.95%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增长。在数字产业中,数据要素充分发挥媒介和载体作用,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

下一步,要加快数字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布局高能效存算芯片、硅基光电融合芯片、高速光通信芯片等未来芯片以及Web3.0未来互联网技术,6G通信技术,元宇宙虚实交互赛道,通用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完善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

重点之三,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一是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实现产学研正反馈循环。

在研发端,要系统推进全链条技术攻关,发挥好大型龙头企业在项目牵头、标准体系、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从“产”到“研”的试错与反馈。在应用端,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激发从“研”到“产”的降本增效作用。在理念上,还要变“物美价廉”为“物美价优”,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保证产业链各参与方的合理利润率,进而反哺研发投入与消费增长。

二是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随着数智化技术的深入演进,全球产业分工呈现出离岸化、链条化的特征。

新形势下,可在中西部和东部开展政策试点,推动主要经济指标按照约定比例进行核算,完善产业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完善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机制,从“帮扶式”的授人以鱼向“产业链”的授人以渔转变。

三是发挥中西部的要素和禀赋优势,构筑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要以中央财政为抓手,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财税支持等多重措施,基于中西部本地优势产业以及东部产业链辐射优势,构筑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据《解放日报》 本报有删节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