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剑桥位于上虞东关街道联星村朱家淡自然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越绝书》曰:“练塘者,勾践时采锡山为炭,称‘炭聚’.载从炭渎至练塘,各因事名之。”炼剑桥,因越王在此桥得了大造化而得越王赐名“炼剑”。
“砰一砰—”铁锤与砧铁碰撞的声音不断传入耳中,目之所及,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勾践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了,七年了,终于,他能一雪前耻,复兴越国了。为奴两年,并未让他变得低声下气,反而让他变得隐忍而坚强。卧薪尝胆,更是让他从未忘记耻辱,如今,只要这批铁剑打成,越国的复兴大计便成功了一半。想到这里,勾践的手便渐渐松开,在桥上转过身,目光转移到远处的青山绿水上……
是夜,勾践于草屋中独坐,品味着苦涩的苦胆,他的身前放着一把宝剑——越王剑。虽说此剑是铸剑大师们合力所铸,又有名家为其雕刻剑身,但总觉得差了一点什么。想到这儿,勾践心中略感烦躁,便起身整理衣衫,将宝剑佩于腰间,走出了房门。
夜色平静,月光皎洁,勾践一人漫步在街上细细地感受着大战前的平静,还时不时对巡逻的十兵致意。不知不觉中,勾践已经走到了桥上。站在桥上,明月仿佛近在眼前,勾践不禁抬头仰望那皎洁的明月。倏地,月中好似有一道仙影向着勾践飞来。不一会儿,一位白发老人便在勾践面前站定,他也不说话,而是伸手将越王剑从勾践腰上取走。随后,用剑划开自己的手指,将鲜血涂抹在剑身上。剑身沾上老人的血后开始滋滋作响,就如在火炉中般,似在重铸。“我观你越国气运强盛,举国一心,便助你一臂之力,为你重铸王剑。”老者的声音落下,一把浑然天成的宝剑便出现在勾践面前。宝剑散发出的奇光与月光交相辉映,晃得人眼生疼,刺得勾践闭上了眼睛。等他再度睁眼时,老者已经消失,唯有地上那把巧夺天工的越王剑……
第二日,越王立于桥上,以自己的鲜血祭旗,以求凯旋。越王剑沾上勾践的血后当即散发出了宝光,将士们见此异象,皆以为天佑越国,信心大增。于是在战场中,越国军队上下无不勇猛作战,痛击吴国军队。夫差立于阵前,见勾践所持宝剑带有奇光,大骇,竟摔下战车,大病三日,这大大打击了吴国军队的士气,使得吴国军队节节败退。自此,吴国日益衰弱,再难抵挡越国军队。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越王勾践凯旋。
越王设宴,款待众位将士以及铁匠。越王勾践站立于炼剑桥上,举着青铜樽,对着四方将士致意:“诸位,越国能有今日之荣光,与各位的辛劳分不开,若无诸位匠人打造的兵器和诸位将士的英勇战斗,越国便无法灭吴,无法复兴。在此,我敬诸位一杯,今夜,大家不醉不归!”“谢大王!”众将士喊声震天,震得炼剑桥也似晃动了起来。越王摆手示意诸将士安静,又开口道:“同时,我于此桥上得仙人重铸王剑,护佑大越,今日便赐其‘炼剑’之名,再以美酒敬仙人!”说罢,越王将酒洒入河中,两岸诸将士也如此照做,清澈的河水渐渐泛黄,又逐渐归为清澈,似仙人饮酒一般……
从此,越国果然逐渐强大,跻身诸国豪强,同时炼剑桥吸引了无数豪杰,而炼塘村也成为天下能工巧匠心目中的圣地,声名大噪。千年,弹指一挥间,风流往事皆为云烟,唯有一座古桥伫立,诉说往事。
作者: 编辑:沈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