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剑豆腐包
糖秧
西施团圆饼
记者 王珏
乡村生活,如同一首恬静优美的田园诗,蕴含着无限的魅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乡村那片净土,追寻一种简朴却丰盈的生活状态。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遴选推出82条“营造之美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浙江2条线路入选,诸暨“西施之裳”占得一个席位。
让我们走进这条乡村旅游线路,一探其出圈的理由。
风情浓、典故多、体验新
诸暨入选的这条“西施之裳”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从西施故里旅游区出发,途经五泄镇十四都村的藏绿古建筑和周氏宗祠、五泄风景区、马剑镇马剑老街、戴氏宗祠、开元芳草地度假酒店,把一个一个分散的点串联成一条美丽的乡村旅游线。
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产业发展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线路较好地还原了诸暨乡村游的一些亮点,在传统的西施故里、五泄风景区等游览路线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人文景观。以明清古民居为核心,串联起爱莲传说、诗画银杏、民俗风情等元素,可以让游客全方位感受乡村古建筑的历史和营造技艺。
乡村的生活之美,在于它是一种“最闲适”的生活体验、一种“最舒适”的生活方式。在西施故里旅游区,游客可以感受苎萝山的清新、金鸡塔的悠远、浣纱江的清澈,更能重温西施与范蠡的浪漫情意,讲述了吴越争霸、沉鱼落雁、东施效颦等典故,带人们走进一场寻美之旅。
“为丰富这条游线的游客体验,从去年年底开始西施故里增加了夜游表演,秋天的五泄风景区还将举办七彩山水节。”该负责人介绍说,游线特别适合两天一晚的周末短途亲子旅行,建议用自驾的方式领略充满特色的多彩之秋。
看古建、访遗迹、品文化
在这条乡村游线中还有诸多慢游亮点。其中,五泄镇的十四都村已有近500年历史,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也是北宋文学家周敦颐后裔的聚居地。
村内许多古建筑群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包括马鞍山古民居、藏绿周氏宗祠、霞塘庙、藏绿井等。其中,马鞍山古民居是目前诸暨现存的最大单体的古建筑,距五泄景区仅2000余米,也是“五泄慢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藏绿古建筑群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值得“古建筑迷”静下心来细细观赏。
此外,十四都古村落的一大特色是台门众多。要论台门的规模气势,首推马鞍山“谦吉堂”。“谦吉堂”始建于清道光末年,落地木柱890根,两层有房间205间。从用“实串门”扼守的大门口到后进山墙,分成3级横向平台,依山就势,步步登高。
线路内的周氏宗祠,则能让游客领略到乡村中世代累积的好家训、家风、家教。藏绿村民以周姓为多,尊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为世祖。周氏宗祠门口两块刻有“诗书世泽”“忠孝诒谋”字样的石匾,为藏绿周氏家族的祖训。
而沿着游线接着往下走,可以在马剑镇的戴氏宗祠内看到,里面有革命历史馆、民俗文化馆、戴良馆、戴思恭馆、义祠、节孝祠等7个展馆,展出包括革命历史文物、民俗文化纪念物、牌匾等。老宅“陪伴”着马剑老街,已默默矗立数百年。凝聚古人智慧与心血的古建筑,遗存着时光的痕迹。
游线攻略:
行程路线:西施故里旅游区——五泄镇十四都村——藏绿古建筑——周氏宗祠——五泄风景区——马剑镇马剑老街——戴氏宗祠——开元芳草地度假酒店
交通方式:
自驾:五泄镇十四都村距诸暨市区15公里,离诸暨高速出口、高铁站15分钟车程;马剑镇距诸暨高铁站车程约30分钟。
特色美食:
西施团圆饼、糖秧、马剑豆腐包、马剑馒头、灰汤粽、龙门长寿面、状元面。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