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绍兴上虞出了一位奇人,名曰孟尝。孟尝家满门忠烈,父亲与祖父都在祸乱中守节而死,而这种品质也同样在孟尝的身上体现了出来。
话说这孟尝,年纪轻轻便极有能力,同时品行又佳,再加上是名门之后,很快便得到了当地太守的赏识,被举荐为孝廉,成了徐县县令。后又因能力出众,升为合浦太守。
这合浦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它不产粮食,但合浦产海中奇珍异宝,因此颇受皇帝关注。于是这合浦太守的俸禄也是年年见长。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合浦太守渐渐不再满足于只拿每月的俸禄,他也想吃山珍海味,住高墙大院。于是,每次皇帝要求上贡珍珠时,他都要剥削民众。百姓是苦不堪言,但不知实情,便暗地里都骂皇帝,而皇帝也不知情,于是这太守的贪欲越来越大。
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村民们看到一只有磨盘那么大的蚌王带着合浦大蚌们乘风而去。而从那天起,这水里再也捞不到一只大蚌,而其他的海中奇珍也渐渐少了起来。这可急坏了合浦百姓,马上要开中秋赏月大会,届时皇帝必定要再开百珠宴,但没有大蚌,便没有珍珠,这可如何是好啊?
恰逢此时孟尝新官上任,听闻此事便心生好奇。万物有灵,这大蚌为何会离去呢?其中必有蹊跷。但此事需要慢慢来,当务之急是解决民众的生计问题和中秋赏月大会的事宜。
因此,孟尝大力推行改革,兴利除弊,没法挖珍珠,便将以前作为副业的渔业当作主业,同时借助水利运输,大大减少了合浦的货物运输时间,百姓的生计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可是,这中秋赏月大会和百珠宴该怎么办呢?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孟尝为此事发愁之际,一封诏书从宫中传来。原来,皇帝听说孟尝将合浦治理得井井有条,便想着今年必有大量珍珠出产,恰逢太后大寿,便决定以千珠宴替代百珠宴。孟尝心中无奈,但皇帝的命令又无法拒绝,这该如何是好?他坐在书桌前,闭目静思,不知不觉竟进入了梦乡。书房中静悄悄,唯有一缕灯火摇曳着……
这孟尝进入梦乡后,来到了一座通体碧蓝的宫殿。殿中银椅上,坐着一位威武的男子,椅旁放着两把由蚌壳组成的锤子。孟尝心中一惊:自己怕不是来到了仙家洞府?正这么想着,男子开口,告诉了孟尝他的身份。原来,这男子便是当时带大蚌们离去的蚌王。他本是龙王手下大将,解甲归田后回到家乡,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被贪官下令肆意捕杀,一怒之下便举族迁徙。但孟尝近来的种种作为让他深受感动,认为孟尝一定能成为一个清官,于是决定重新将族群迁回合浦。但他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将贪官绳之以法,并且每年都要向合浦水族投放贡品。此等良机孟尝当然不会放过,当即答应下来……
一阵天旋地转,孟尝从梦中醒来,他没有多想,立马将此事上报朝廷,随后贪官被除,从其家中搜出无数金银财宝和百余枚珍珠。随后,孟尝又组织百姓往水中投三牲以及各种果物,不一会,天空中电闪雷鸣,数不尽的大蚌从天际而来,落入合浦水中,浪花翻腾,密密麻麻的珍珠在水中沉浮,被浪花送上岸来,百姓一一清点,发现不多不少,正好一千颗……
此后,孟尝便在合浦安心任职多年,直到回乡休养,合浦百姓不愿其离去。更有甚者,搬到孟尝家旁与其为邻。为了方便大家时常拜访孟尝,村民们便出钱修了一座石桥,命名为“孟闸桥”,以此来表达对孟尝的尊敬。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