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田间地头焚烧秸秆、杂草的情况时有发生,既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又存在火灾隐患。斗门街道上下协调联动,并通过“人防+技防”的方式,全面防控秸秆焚烧,切实改善空气质量。
近日,在绍兴斗门街道斗门村的田野边上,伴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无人机飞向天空,进行村居范围内的秸秆焚烧巡查。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开展以来,为及时发现焚烧现场,快速精准定位着火点,斗门街道在秸秆焚烧易发区域安装了10台高位监控,这些监控设备可以自动识别火点,及时发出预警讯号。
“除了借助高位监控,我们还借助无人机开展秸秆焚烧巡查,一旦发现火点,同样可以迅速进行精准定位,方便执法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大大提高了我们工作效率。”街道环境(大气)治理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空中”+“地面”模式,在高位监控、无人机的高视角、广范围、强续航监控下,任何着火点和冒烟点都无处盾形,极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焚烧案件的发生。
除了科技手段,街道上下协调联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村社网格员、街道值班组三大力量,相互配合、互相支撑,对秸秆焚烧开展全天候巡查,特别是上午5:00至9:00、晚上17:00至21:00重点时段加大巡查频次。8月份以来,街道共开展巡查300余次,出动巡查人员2000余人次。同时,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通过开展宣传普法教育,发放秸秆禁烧告知书、承诺书,提高农民群众对秸秆焚烧危害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禁烧规定。截至目前,共发放《秸秆露天禁烧告知书》近5000份。
下一步,斗门街道将持续加强秸秆禁烧巡查力度,深化“人防+技防”策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把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全力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作者: 编辑:周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