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打造创新型营商环境 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9-20 08:25

来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聚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打头阵当尖兵作示范”。当前,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逐渐成为未来城市竞争的新引擎。

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关系。从本质上讲,营商环境即是各种生产关系的系统集成。与传统企业相比,新质生产力企业更加强调创新驱动的重要性,我们亟须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营商环境。对绍兴而言,打造创新型营商环境关键在六个方面。

一是科创平台牵引更加显著。科创平台是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全量创新要素,有效整合政、产、学、研、用各类资源的综合型创新服务平台,也是实现生产资料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绍兴正以建设科创走廊为牵引,聚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要进一步把握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推动科创平台收敛聚焦主攻方向,以“小切口”带动“大突破”,加快形成“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尖”的战略竞争优势。强化科创平台间联动协作,打造多级联动、梯次衔接的科创平台体系,加快高能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平台建设,形成创新发展合力。鼓励民营经济参与科创平台建设,发挥平台企业、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等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共建科创平台,形成大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的创新格局。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顺畅。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堵点,推动企业“样品”变“产品”、“产品”变“商品”,是新质生产力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绍兴正以“越快转”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载体,不断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要进一步优化科创成果转化服务生态,整合各类科技要素资源,吸引评估咨询、转化交易、金融服务等服务机构集中入驻,打造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产业孵化、融资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运营机构或部门,加快培育并引进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技术转移机构。推动国有企业带头优先使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自主创新成果,为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早期应用场景和试用环境。

三是金融活水滴灌更加精准。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金融则是科技创新“血液”。“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科创型企业成长的最大烦恼,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是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绍兴正不断强化金融要素供给,做深科技金融文章。要进一步发展“耐心资本”,构建信贷、债券、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等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基金考核指标体系,推动政府引导基金重点投向具有市场前景的实验室成果项目、中试研发项目、颠覆性技术项目。建立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推动龙头企业、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参与项目投资。

四是科技产业融合更加紧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科技创新必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协同联动,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绍兴正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计划,在产业链、创新链领域加速突围。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引导和战略规划制定,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优化,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继而带动新兴产业发展。落地产业升级政策,将创新型产业集群视为“重点发展区域”,以优化创新生态为支撑,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向创新型产业集聚。聚焦产业特色,推动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对接、科技创新与协同合作对接、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对接,实现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五是技能人才供需更加平衡。生产力的核心是人,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升的基础支撑。新质生产力不但需要战略人才、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一流科技人才,还需要具备综合运用前沿技术能力、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技能人才。绍兴正聚焦“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引导本地院校与产业链深度合作,持续为产业发展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搭建校企互动互促平台,推动校企联合共同开发新行业、新职业、新专业、新课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示范校、示范基地、示范区域,构建校、企、政三维立体式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以更优质的人才服务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六是涉企政策服务更加聚焦。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支持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面,为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市场经济政策。绍兴正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关键一招”,不断推动涉企服务增值增效。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的改革,着力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破除阻碍高素质人才与生产资源自由流动的机制障碍,降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成本。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营造更加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包括科技中介组织、科技咨询、科技评估、知识产权代理、创业与科技融资等在内的科技服务业,健全新质生产力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 绍兴市委改革办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卲兴改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