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黎欣
9月14日晚6点半,住在府山街道越都社区井巷8号的杜金荣刚放下碗筷,就叫上78岁的老邻居高关顺,兴冲冲地走进了社区文化家园。当天,是越都社区“越看越有戏”家园剧场演出的日子,绍兴评话《大宋捉妖记》即将开场,杜金荣早早到场,生怕没了好位置。
从今年6月起,每周五、六晚到文化家园听戏,已经成为杜金荣的习惯。曲艺名家亲临“家门口”表演,越剧、莲花落、鹦哥戏等本土好戏接连不断,这样的好事,是这位79岁的“老戏迷”此前怎么也想不到的,“在电视上看到的名家,走到了面前,社区还发放免费福利票,真当好!”
与绍兴大剧院合作,越都社区今年重点打造的“越看越有戏”家园剧场,为辖区居民生活添了新彩,而这仅是社区居民幸福生活的一个小切面。以400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该社区积极链接各类资源,推进功能空间打造,以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为目标,服务矩阵里天天有活动、每天不重样,人人可参与、每样受欢迎。
服务功能越来越多
“嘭嘭嘭……”这两天,杜金荣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听到楼上传来装修声音,于是向工作人员打听起来。“五楼的百姓健身房在改造,准备建成智慧运动健康中心。”一旁,越都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诸妙茵热情介绍,“以后,会有专门适合老年人和特殊群体的运动器材,还会安装智能设备,可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定制运动方案,到时候来体验!”
作为绍兴古城内的复合型老社区,越都社区老房子多,老年人也多,但这里的日子却常常焕新。“今年6月份开启家园剧场,年初开了‘越有味饭堂’,去年年底引进了24小时医保驿站,基本上常用药随时能买到……”谈及社区里发生的变化,杜金荣如数家珍。
记者看到,五层楼的党群服务中心内,老年学校、百姓健身房、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和美调解室等功能空间一应俱全,附楼二层是开阔敞亮的树兰书房·越都社区馆,书香与花香交织,环境安静优美。文化家园与党群服务中心相对,周末搭台唱戏,平时也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
“家园剧场开了以后,每月我们都会发放节目单给居民,9月份安排了莲花落《花亭会》、鹦哥戏《抢状元》等剧目,来的都是名家、演的都是精品,基本场场爆满。”诸妙茵表示,剧场主要采取低价公益票方式,甚至还有从宁波等地赶来观演的。
服务矩阵之一的“越有味饭堂”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几步路。这里也是越都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今年1月,该中心完成改造,设置在内的“越有味饭堂”同步营业。饭堂虽然不大,但消毒柜、净水池、点餐台等一样不落,还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清扫员等群体采取打折措施。“原来早餐与午餐为同一个窗口,忙不过来,所以6月又新开了一个早餐窗口,提供打包服务,从早上7点到中午12点供应不断档。”诸妙茵说,这项“增值”服务深受欢迎,饭堂的人气越来越旺。
共建之路越走越宽
如今,树兰书房内看书、百姓健身房中锻炼、文化家园里听戏,在越都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惠民服务可谓应有尽有。然而,几年前,如此美好的生活场景还只是一张蓝图。
为破解基层社区资源有限、发展受困难题,2008年,越都社区率先探索“契约化”共建,以党建为引领,与驻社单位党组织、辖区企业党组织等建立合作,实现人力、物力等资源及服务共享。
“每个月,孔乙己酒家都会送来免费的绍兴菜,都是大厨烧的,味道蛮好。过节还会送应景的东西,老年人很喜欢。”说起每月到“越有味饭堂”的“尝鲜”体验,高关顺竖起了大拇指,“除了有免费的‘大菜’吃,震元堂的老中医还定期到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把脉坐诊,看医生很方便,还能了解许多健康养生知识!”
孔乙己酒家、震元堂,都是越都社区的共建单位。依靠共建形成合力,这些便民服务项目收获了广泛好评。在越都社区党建服务阵地建设、管理、运营过程中,共建单位的支持和助力无处不在。例如,与绍兴大剧院共建,落地“越看越有戏”家园剧场项目;跟国商大厦等商家、企事业单位共建,设立“睦邻商圈平安联盟”工作站,开展矛盾调解等工作;树兰书房·越都社区馆引入绍兴一中初中部、鲁迅小学等共建单位资源,举办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等系列活动,提升人气活力……
从共建单位处借力,也将自身资源进行共享,越都社区的共建之路越走越宽。截至目前,社区已与近80家单位签约,推出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群团组织、综合服务四类“服务菜单”,涵盖教育、金融、电力等领域的40余项便民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最近,社区又在跟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洽谈新合作。
共治理念越来越强
“大家排好队,不要拥挤,注意安全……”正值中午饭点,杜金荣站在“越有味饭堂”门口,扯开了嗓子。身为越都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一员的他,承担着饭堂卫生监督员和秩序维护员的职责,“我们整支队伍有14个人,每天安排一人值班,主要检查环境卫生,维护现场秩序,听一听老百姓的反馈。”
尽管是义务劳动,杜金荣依然干劲十足。轮到他值班的日子,上午10点到岗,一站就是2小时。此外,杜金荣还与高关顺一起加入了越都社区夜巡队,每周一至两次的夜巡工作,这对“老搭档”已经干了好几年。
“我们分了两个小组,一组4个人,搭配很科学!”高关顺乐呵呵地说,“一般从晚上7点到8点,全辖区巡逻一圈。遇到节假日,时间会长一些,像春节期间要巡逻3次,到深夜12点。我们社区就在景区里,人流量大,要确保居民、游客安全。”
“社区干部少、管理事务多,用活民力,发挥居民自治作用,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至关重要。”诸妙茵感慨道,“社区为大家服务,大家也为社区着想。社区里的热心居民特别多,配合度也很高,共治共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在越都社区,有三个固定的志愿服务日:每月10日上午理发,15日上午测量血压血糖,20日上午缝补,6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爱心卡免费。除由红十字会助力的测量血压血糖服务,其他两项都由辖区居民自愿提供。“提供缝补服务的是这家裁缝铺的老板娘,那边开理发店的老板为老人们免费理发。”指着党群服务中心旁边的店铺,诸妙茵说。
平时,社区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总少不了志愿者的身影,越都居民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引进医保驿站的“邻里守望站”,满足居民、游客歇脚休息、急救医疗等需求,24小时开放,也常有网格员、志愿者、热心居民值守。“在享受社区服务的同时,能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觉得心里踏实,也很有成就感,希望我们的社区越来越好。”高关顺说。
■ 干部感言
2023年以来,越城区以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为重点,坚持“管到位、用得好、活起来”的理念,聚焦短板难点问题,在阵地体系建设、功能综合集成、运营管理创新上持续发力,全面建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强基共富基层服务矩阵。截至目前,全区已启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55个,提升改造公共服务面积6.8万平方米,22个党群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型党群服务中心,数量为全市之最。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党群服务正从“中心”走入群众“心中”。
——越城区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俞梁
今年以来,府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紧盯“聚人气、惠民生、暖民心”目标,以“大门常开、场地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为理念,加强1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管用”实效,充分挖掘共建资源,创新功能设置,丰富活动形式,扩大服务覆盖,设置了树兰书房、老年食堂、婴幼儿照护驿站等场所,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不仅升硬件,也优软件。以前,群众要办事找社区,才会走进党群服务中心,现在,党群服务中心敞开大门,大家都愿意来走走看看,阵地真正用了起来、活了起来。
——越城区府山街道办事处党建办主任 祝琛晨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