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种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是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癌痛是癌症本身或与癌症相关的因素导致的疼痛。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000余万,至少有500万人在遭受疼痛的折磨。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及早、充分、持续、有效的控制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益,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义务。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存在一些用药误区,如何正确评估疼痛,合理用药,关注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是每位癌痛患者和家属需要掌握的内容,下面简单做一介绍。
正确评估是疼痛治疗的前提,痛就要大声说出来。疼痛程度的评估方法有面部表情法、数字评分法、口述分级法。临床常用数字评分法, 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数字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重,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数字。1-3分表示轻度疼痛,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夜间睡眠不受影响,不需要用药。如蚊虫叮咬,打针的疼痛属于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无法忍受,夜间睡眠受影响,需要止痛药物,请告诉医生或护士。 7-10分表示重度疼痛,夜间无法入睡或半夜痛醒。
世卫组织推荐三阶梯止痛治疗:轻度疼痛可用非甾体类药物,如塞来昔布胶囊。中度疼痛可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缓释片。重度疼痛可用强阿片类药物,如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羟考酮缓释片。
癌痛给药原则:口服是首选,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注意具体细节,剂量个体化。注意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止痛效果评估:一般口服后60分钟,皮下注射后30分钟,静脉给药后15分钟,芬太尼透皮贴用后72小时。经皮肤给药前局部不要用肥皂、油剂等清洗皮肤,局部不要热敷,要避开放疗部位。镇痛泵使用应由患者自己按压,至少间隔15分钟才能按压一次。
止痛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谵妄、瘙痒等,一般可耐受。便秘是最常见的副作用,服用止痛药期间要每日评估排便情况,摄入充足的水分及膳食纤维,适当运动, 腹部可顺时针环状按摩,规律排便, 必要时预防性给予缓泻药物,也可请护士进行耳穴贴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嗜睡患者要预防跌倒,用药期间不要开车和高空作业。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临床常见的疼痛治疗误区。
误区一:得了癌症肯定会疼,忍一忍就算了?
我们说,无痛是人类的基本权利,疼痛不必忍,合理规范用药,90%以上的疼痛可以得到控制。痛就要大声说出来,及时咨询医生给予治疗。
误区二:阿片类药物就是毒品,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阿片类药物,即使用也要有限度。
长期疼痛会影响病人的睡眠、食欲、精神,降低病人的抵抗力。阿片类药物是目前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镇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一般不会成瘾,不必过于担心。
误区三:痛得厉害了才用止痛药,不痛时不用。
正确理解: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止痛治疗的目标是无痛睡眠、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止痛药物起效和血药浓度的维持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慢性疼痛需要按时用药。
规范用药,享受无痛人生!祝病友们早日康复!
绍兴市人民医院临床十四支部
杨翠英 邱慧慧 供稿
作者: 编辑:黄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