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滨海新区开展“雷霆行动”,向“低散乱污”企业和落后产能亮剑,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大力提升工业源污染治理能力。
大气污染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阵痛,人们一边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一边承受着“会呼吸的痛”。作为高新产业集聚的宜居之城,滨海新区既要工业发展、经济腾飞,更要生态文明、蓝天白云,因此,滨海新区发起了强势的治气攻坚战,志在一扫“天空阴霾”,还人们以“自由的呼吸”。
综观当前大气污染源,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工业污染,二是建筑扬尘,三是露天秸秆焚烧,四是餐厨油烟,五是汽车尾气。针对这五类污染,全市上下都在抓源头、抓监管、抓执法、抓长效,譬如坚决关停气体排放不合格项目,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譬如通过突击巡查与手续审批相结合,管住建筑扬尘带;譬如通过无人机取证,把露天秸秆焚烧陋习纳入严控严罚;譬如以专业手段排查餐饮店(摊)油烟排放是否超标,一经查实立即整改;譬如多部门(单位)联合上路检查大货车尾气排放。运用各种手段,防微杜渐,斩断污染源头,编织起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气治污网络。
严格执法加强整治是一方面,科技发力产业迭代又是一方面,要不断在工业、建筑、化工、生物等产业领域加快投入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通过技改优化产业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滨海新区近年来在新能源迭代方面“上天入地”想法子,大面积推广光伏发电,助力企业从高碳高耗向低碳环保转型,从“买电”到“卖电”转型;大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缓解新能源汽车的“用电焦虑”;制订高标准的宜居目标与丰富高品质的生活配套,让规范排放成为商家的自觉行动。
大气整治要疏堵结合,要倒逼转型,要科技助力,要政策引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下好“科学治气”的综合棋,才能真正根治污染。
(越牛新闻综合滨海潮声)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