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湃氪新材料有限公司双喜临门。“中试项目聚合工段顺利开工,而且拿到了绍兴市首份中试保险。”9月11日,基地11号车间前,公司总经理吴健手握开工礼炮,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湃氪新材料成立于2021年,其研发的特种热塑性高分子聚醚酮酮(PEKK)此前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眼下产品进入中试阶段,面临较大资金压力。“中试成本高、风险高。”吴健感慨地说,有了这份中试保险,他有更多迎难而上的底气。
光有中试平台并不能完全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为推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上虞区构筑政府搭台、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创新生态圈”,推动形成多主体共建成果转化模式。
推出中试保险,正是基地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协同发展的一个创新举措。“作为开发区产业金融协同发展的改革试点项目,中试保险是完善资本链的一个实质举措。”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蒋金祥介绍,更多创新举措将助力中试基地做大做强,为科研项目产业化提供强劲动力。
年初,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要布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化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提供具有行业特色,满足特殊场景需要的专业化服务。到2025年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五个以上。
“具体结合到我市,像化工、纺织等这样的流程型制造业对研发生产过程连续性要求高,急需建设面向产品试制和批量生产的中试平台,满足全链条服务的需求。”绍兴市委科创办秘书处处长王表认为,上虞探索中试新路具有示范引领意义。
良好的“创新生态圈”让上虞新材料产业喜报频传。8月,玮博杰生物材料(浙江)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项目已经开工。“公司研发的新型生物基材料不到一年就在国科新材料创新基地完成了中试。有了中试成果认证,公司才能顺利拿地。”公司创始人王钢说,项目产业化近在眼前。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花”落地成为产业“果”,上虞新材料产业必将拥有越来越多的收获和发展。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