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既非生产环节,也不同于一般科研,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管理办法。上虞的创新之举,不仅解开了创新成果转化的难题,也打通了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点。
新材料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经过40多年发展,目前上虞新材料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拥有规上新材料企业146家,其中上市企业15家。去年,上虞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如何进一步通过新材料的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塑造发展新动能?上虞给出了自己的路径:聚焦半导体关键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品和氟化材料领域,构建“研发、转化、制造、检测、应用”全产业链。而要打通全产业链,“转化”是关键突破口。
为让中试平台既“接得住、留得住”好项目,2021年,国科新材料创新基地制定出台全国首个中试项目全周期管理办法,以制度刚性推动专业高效运行。方案明确入驻、审批、建设、退出等规范流程,由基地统一解决排污权、能耗等要素指标,创设“拎包入驻”新场景。
基地将传统的19项审批流程精减为8项,缩短了项目入园审批时间,并采取“一站式会审”极大提高入驻基地中试项目的审批效率。一般情况下,企业落地中试项目需要15至18个月,但在该基地只需三四个月。
另外,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基地最大限度模拟实际生产环境,建设管理服务区、中试运营区、物流仓储区和动力配套区,完善提供硬件配套。同时,由30多位专家领衔的中试专家联盟为入驻项目工程化提供技术支撑。
去年,该基地成为绍兴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试点标志性项目。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