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与你同行丨“仙果小镇”飘来凤梨香

2024-09-20 08:21

来源:

 “凤梨成熟了吗?给我来几箱!”……中秋假期,俞宇伟的手机响个不停。“大多是下订单的顾客。”俞宇伟笑容里洋溢着自豪。

现年44岁的俞宇伟是土生土长的上虞区丁宅人,原在上虞一家建筑公司从事财会工作。去年初,她作为一名农创客,入驻位于丁宅乡的农创智谷,开始引种“台农16号”凤梨。凤梨是热带水果,上虞从未引种过。“我们丁宅被誉为‘仙果小镇’,‘仙果’大家庭可以有凤梨,我想尝试一下。”俞宇伟的想法很朴实。

去年4月,看着1万多株纤细柔弱、浅绿色叶子微微卷曲的凤梨小嫩苗在占地4亩的连体大棚里安了“家”,俞宇伟对热带水果能否在“仙果小镇”顺利培育还是忐忑不安。通过农业部门牵头,她攀上了省农发集团上虞分公司技术专家闫痛快这门“高亲”。“闫老师每个月至少来一次基地辅导凤梨种植技术,雷打不动。”俞宇伟说。在闫痛快倾囊相授下,自己学会了土壤改良,掌握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人工催花等技术。

“控制好大棚温度是关键,要确保不低于5℃。”俞宇伟说,自从种上凤梨,就开始每天关注天气预报,零下的天气,双层膜保温不够用,就在网上采购一批“大棚增温块”,在晚间增温。

“施肥、浇水也有一整套程序,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差错。”俞宇伟说,肥料必须是有机肥,用菜籽饼和羊粪混合,发酵一段时间再去施肥。针对凤梨的吸水性特点,浇水时,要蹲下身来,仔细观察土壤的湿度,用手轻轻触摸,感受微微的潮气。

让俞宇伟开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凤梨苗开始慢慢生长,叶子逐渐舒展开来,颜色也变得更加翠绿。“看着它们一点点生长,我仿佛能听到它们努力汲取养分的声音。”俞宇伟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凤梨试种成功,这让俞宇伟悬在心头的石块落了地。记者在现场看到,首批成熟的凤梨个头大、色泽诱人,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为打开销路,在丁宅乡市场监管所的帮助和指导下,俞宇伟注册了“森焱”商标,还在包装盒上印上卡通图案,受到市场欢迎。“现在成熟一批卖一批。”俞宇伟说,她是论个卖,个头大的每个能重达2公斤,能卖30元,小点的能卖20元,订单已排到了国庆长假。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范文忠 编辑:杨洋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