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全面深化改革

2024-09-18 09:38

来源: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为改革提供新的动能和创造新的空间。

四个发力点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总体定位是制度型开放,参照系是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路径包括国内层面的自主开放、单边开放,以及国际层面的双边开放、区域性开放和多边开放,目标是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具体安排有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外贸体制。首先要注意政策协同,避免政策不一致性;其次要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离岸贸易等的发展;最后要建设各类贸易平台,包括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全球集散分拨中心、国际物流枢纽中心等。二是改革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体制。首先,优化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要对标一流。其次,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增加鼓励类,缩减限制类,取消制造业外资利用限制,推动服务业外资利用有序开放。再次,促进外资国民待遇生命周期全覆盖。最后,提升外资和对外投资在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中的作用。三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要促进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形成全面开放格局。要强调功能分工,打造形式多样的开放高地。此外,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四是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词是“共建”和“高质量”,要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涉及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要加强多边平台建设,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同时,兼顾标志性项目和“小而美”项目。

对外开放与对内放开协同发力

现有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动摇,这不仅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也是惠及全球的事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二是高水平对内放开不拖延。受疫情“伤疤效应”的影响,不当的管制和限制还在一些领域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要盘活国内贸易,激活国内投资,不仅要增强国内投资者对国内市场的信心,同时也要让国际贸易伙伴相信中国市场有获利机会。开放和改革需要双向促进、双向奔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水平对内放开需要协同发力,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据《文汇报》 本报有删节 作者为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作者:罗长远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