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放大“沉睡资源”共富效应

2024-09-16 11:23

来源:

柯桥区扎实做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盘活闲置农房169宗,开发激活项目143个,带动农户就地就业652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710.4万元,助农增收达573.68万元。(8月29日《柯桥日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体走向城镇、城市工作生活,造成大量农房和宅基地闲置,既影响村容,又浪费资源。推进“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合理开发促进宅基地流转,有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让“共富共享”惠及农民群众。

通过合理流转和连片规划,原本“沉睡”的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变成了可“增值”的资产资源,其“价值”今非昔比。除了让农民群众和农村集体在盘活利用中鼓“腰包”、殷“家底”,更应该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和产业发展等情况,带动农房、宅基地等闲置资源多样性开发,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发挥更大经济效益。

在农村,相当一部分留守农民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她们虽然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但由于远离城市,难以找到一份可以兼顾到家庭的工作。利用闲置农房土地建设“共富工坊”,让留守农民在兼顾家庭和农作的同时在家门口就业,这是一项实施即有效、推广可持续的共富模式。

在建设“共富工坊”过程中,决不能千篇一律,盲目跟风,而应该因地制宜,形成整体有序、个体差异的发展思路。要打破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等壁垒,统一调度政策、企业、资金、劳动力等要素,推动“共富工坊”串点成线、组团发展,形成“一村社一特色”模式,打造具有浓郁共富味、未来味、地方味的标志性成果。

当前,风格别致的民宿不仅是一道靓丽风景线,更是旅游文化、电商发展、农产品销售转型升级的推动力。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把闲置农房宅基地打造成“特色民宿”,既能够带来大量游客,也能够带动农产品销售,促进当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就地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闭环。

在特色民宿打造上,要紧扣“乡村”“乡土”“乡亲”做文章,引导农民维护好乡村生产生活气息,让游客沉浸在“有血有肉”“活着的乡村”环境中。要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为重点,植入非遗文化元素,探索“文化+科技+品牌”等发展模式,根植村落文化和民宿文化交相互补的精神内涵,不断提升民宿的沉浸式体验、智慧化服务。

闲置农房宅基地激活利用,关系到民生福祉。期待打造更多可感、可及、可体验的共富场景,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在缩小“三大差距”过程中不断唤醒“沉睡资源”,放大“共富效应”。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