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月饼结缘五十余载
手艺人俞才生:
留住“老底子的味道”
月饼,是不可或缺的中秋底色。对于柯桥人而言,“老底子”的月饼,究竟是什么味道?在齐贤街道下方桥水街的“才生食品店”,记者找到了答案。
结缘月饼五十余载
见到这家店的老板俞才生时,他正将放置在烤盘上的大月饼送入烤箱,店里充盈着阵阵香味。“今年天太热了,距离中秋差不多1个星期的时候,才开始做大月饼。”俞才生口中的大月饼,就是绍兴人中秋祈福时用的广式大月饼,内里是五仁馅的,包装则是最为古早的粉色塑料包装,每一个足有3到4斤重。
“才生食品店”月饼,主打一个“平民”牌。除了售卖40元一个的广式大月饼外,还有15元一筒包裹在油纸内的椒盐芝麻味和五仁口味苏式月饼,充满了古镇水乡的纯朴气息。“所有月饼都是我一个人做的。”说到月饼,72岁的俞才生有些自豪,“我大半辈子都在和月饼打交道。”
俞才生告诉记者,自己和月饼结缘已有50多年。19岁时,他进入当时的齐贤供销社食品加工厂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做到了厂长。20多年前,工厂转制,他盘下了这间店铺继续干起老本行至今。由于老伴在上海照顾家人,这么多年来,从月饼制作到售卖,俞才生都是一个人负责。生意好的时候,整个白天,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因为手艺好,价格又公道,“才生食品店”的月饼成了很多街坊邻居的“白月光”。
留住中秋老味道
和很多大厂的流水线生产不同,俞才生制作月饼,最大的特点就是纯手工。“月饼原料都是从原来食品厂的供货厂家进货的。”他说,月饼好不好吃,馅料很关键。
俞才生在制作五仁馅料时很花功夫,这些都是看不见的“心思”。比如,五仁馅料需要拌面粉,为了保证口感,生面粉在蒸熟前需进行第一次过筛,上锅蒸熟后再次进行过筛,以避免结块。此外,他还对馅料进行筛洗、研磨、炒制。馅皮制作时,揉面、搓团、塞馅、压饼、装盘烘烤,每一道工序都坚持古法配方,现做现卖。
不过,在坚持月饼原汁原味的同时,考虑到现代人的健康理念,俞才兴对自家月饼还是进行了小小的改良。“以前制作100斤月饼需要18斤糖,现在制作100斤月饼差不多用到10斤糖,少放点糖,吃多了不腻也更健康。”
“现在的月饼口味五花八门,但相比较而言,不少‘老绍兴’还是偏爱传统口味,这是记忆里的味道。”俞才兴说,有市民上门寻味时,都说这就是月饼最传统的味道,吃上一口,感觉回到了小时候。
一口老月饼,一口旧时光。忠于食材本味的初心,严格把握每一道工序,这就是“老底子”月饼的味道,也是很多人记忆中的中秋味道!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