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单位人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9月9日,黄泽镇特邀相关专家开展垃圾分类专项培训。
培训过程中,专家首先讲解垃圾分类的定义、意义、分类原则和标准。如何正确分类投放、收集和处理不同类型的垃圾。垃圾分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分类中用到的相关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知识。如何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等。
其次,专家讲解了实际过程存在的问题,如收集装置设置不科学。这包括楼道布局不协调、收集装置未采用准确或最新的标识、公共区域及办公区域单桶摆放、垃圾分类容器散乱放置等问题。此外,有些单位在有垃圾分类容器的情况下,仍然摆设没有分类的容器,使得垃圾分类容器形同虚设,对于宣传的广度、深度和频次不够,以及单位内部人员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大多数人员无法长期坚持精确分类投放。还有,缺乏强制措施和鼓励措施也是导致垃圾混投现象频发的原因之一。另外尽管在办公楼层设置了收集装置用于分类收集,但在由物管人员和保洁人员统一收集至垃圾集中收集点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干部职工垃圾混投、物管人员和保洁人员未按分类标准收集,导致大多数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还在实行“一袋子装到底”的错误收集模式。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垃圾分类的效果,也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因此,需要加强对单位员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改进收集装置的设置和管理,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实施。
通过本次培训增强了员工的环保意识。让员工清楚地了解不同类型垃圾的处理方式,从而降低垃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效的分类能够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培养公民的环保责任感,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编辑:汪芳 陈乐斌
作者: 编辑:黄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