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给餐饮店装“千里眼”。
■ 记者 王晓宏 文/摄
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装置是否正常使用?排放的油烟浓度有没有超标?这些问题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越城区积极探索餐饮油烟监管新模式,推广在餐饮油烟管道上安装油烟在线检测仪(俗称“千里眼”),以科技手段强化治理,实现餐饮油烟“云监管”,打好蓝天保卫战。
“根据检测报告,你们店排放的油烟浓度是1.8mg/m3,并没有超过2mg/m3,但偏高,对大气环境会带来影响。建议你们把油烟机功率加大,增加一组功率为6000m3/h的设备,定期清洗。”昨天,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队迪荡中队执法队员俞周洋来到辖区“王记烧烤”店,送达油烟检测报告和建议书。店主表示:马上整改,尽全力把油烟浓度降下来。
这份检测报告和建议的出炉,离不开“千里眼”的功劳。今年8月初,迪荡街道开展“千里眼”安装试点工作,“王记烧烤”是其中之一。前些天,执法人员在餐饮业智治服务系统平台上发现“王记烧烤”波段性出现烟油浓度超标现象,但检查发现其油烟净化装置正常使用,最终委托第三方对排放的油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油烟浓度未超标,但烧烤店油烟重,油烟机功率偏小,要设法把油烟浓度降下来。
迪荡街道辖区有330余家餐饮商户,主要分布于世茂湖滨商圈、剡溪路、1051园区等区域。因数量多、分布散,餐饮油烟排放监管难度大。
“餐饮企业的油烟净化装置有没有正常使用,其排放的油烟浓度有没有超标,仅靠人力监管远远不够。”俞周洋说。对此,迪荡街道与绍兴同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给餐饮企业安装在线油烟检测仪,油烟排放浓度在餐饮业智治服务系统平台实时显示,实现餐饮油烟排放实时化、自动化、精细化管理。
近一个月的试点取得不错的成效,餐饮商户对油烟排放更加重视。“‘千里眼’就像监控一样,天天盯着我们的油烟浓度,一旦超标,执法人员一清二楚。”中兴北路“农家菜馆”老板吴先生说。如今,店里每次烧菜前,都会查看油烟净化装置是否正常使用,并加大清洗频率。
据了解,迪荡街道正着手铺开油烟检测仪安装工作,预计中秋节前全部完工。
绍兴同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绍闵说,在餐饮企业安装在线油烟检测仪设备,采集的数据经过物流网技术传送到云服务器,利用云计算将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发送至系统平台,就可实时形成油烟浓度和月度平均数值波状统计图,为环保治理、综合执法提供解决方案和依据。目前,全区有9个街道正在推进安装工作,到10月底前预计有3000家餐饮企业装上“千里眼”。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