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经历短暂休假后,中国第29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绍兴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俞南松乘坐12个小时的飞机经埃塞俄比亚中转,再飞行7个小时,返回马里首都巴马科的中国援非医疗队驻地,继续他的第二次援非任期。
10日上午,记者在市人民医院见到了俞南松医师。即使在休假中,俞南松也一直和万里之外的患者保持联系,接受他们的咨询并给出处理意见。
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俞南松作为中国第25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前往非洲。初到马里的第一台手术,就是为一位HIV阳性患者取弹头。“非洲大陆传染病种类较多,对医疗队员的救治环境和自身防护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俞南松说,作为外科医生,为了减少意外暴露,手术中要格外小心谨慎。平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蚊灭蚊成为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功课。
缺乏医疗设备,也是俞南松必须面对的困难。“比如胆道手术,在整个马里都没有胆道镜,那我们就利用气管镜,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做胆道检查。”
2023年11月,俞南松再次出发援非。此后不久,马里医院唯一的普外科医生Jerome教授光荣退休,作为医疗队“唯二”的普外科医生,他和队友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该院的普外科疾病诊治及手术重任。
“当地人生活不易,医疗资源稀缺,而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俞南松说。今年1月9日,马里医院急诊科接到一名腹部开放性创伤的年轻男子。由于病情危重,医院急诊科向医疗队请求紧急会诊。很快,医疗队决定由俞南松主刀为其手术。经历3个多小时的手术,俞南松和助手修补了患者损伤的空肠和结肠,对腹壁和右小腿裂伤处进行了清创缝合,成功挽救了男子的生命。4月13日,俞南松又成功为一名48岁的中国同胞实施了全麻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俞南松告诉记者,和国内专业分科细化不同,作为援外医疗队员,要求是“一专多能”。“我首先是医疗队员,其次才是普外科医生。”俞南松说,这次援非期间,他还多次参与救治重症疟疾患者。而这样救死扶伤的例子,在医疗队中数不胜数。
除了日常手术和会诊,俞南松还多次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为进一步促进中马医疗交流与合作,倾尽所学传授他人。(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