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东浦街道半岛花园小区露天电动自行车充停棚正式动工建设。高桥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晓婷告诉记者,近期,社区干部逐一走访摸排辖区半岛花园、白鹭凤林和春江天镜府3个小区,针对每个小区开出的问题“药方”,逐一破解电动自行车“充停难”问题。
据了解,半岛花园小区建成于2015年,有300多户人家。因小区地面和地下室都没有公共电动自行车充停棚,一些业主把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单元楼门口,杂乱无章,影响通行。同时,充电安全隐患重重,有些业主通过电梯,把电动自行车推到家门口充电;还有些直接从窗户里,“拉飞线”到地面充电。
“‘充停难’一直是我们小区物业管理的难点,业主意见很大,希望建造公共充停棚,但小区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最近,经过东浦街道、园林部门、高桥社区帮忙协调,决定对小区垃圾分类房旁的绿地进行改造利用,建成小区露天电动自行车充停棚。”该小区物业负责人李飞说。
记者看到,该区域面积有100多平方米,目前土地已基本平整好,等待防雨棚和电源接口的建设。“建设费用由小区公共收益承担,预计国庆节前可投入使用。”该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人赵先生说。接下来,他们会继续跟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其他空间建设充停棚。
白鹭凤林是新建小区,于2022年6月交付,共有1300多户人家。地下室设置了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充停区域,电动自行车需从地下室坡道进出。前不久,社区干部在该小区走访时,部分业主反映坡道狭窄,电动自行车上下会车很困难。
“为此,我们对4个坡道进行了整改,宽度从1.2米拓至2米,居民上下顺畅了。”该小区物业经理王先生说,小区还投入近5万元,对所有电梯安装车阻系统,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上楼,会自动报警。
春江天镜府也是新建小区,其地下室共有8处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域,不同幢不同单元隔开,设置规范。然而,社区干部走访时得知,因该小区租住的老年人较多,电动自行车进入地下室不便。收到情况反馈后,物业公司在推出代推送服务的同时,又在小区大门口建设露天充电区域,解决部分业主充停难问题。“有时地下室推不上来,一个电话,物业工作人员就来帮忙了。”住户李老伯说。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