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挂帘山:碧涧别墅翠微间

2024-09-11 19:12

来源:越牛新闻

挂帘山村村口。 高利华 摄

新昌有一处宝地,默默无闻却底蕴深厚,这就是位于南明街道南面城乡交界处的挂帘山。唐代诗人刘长卿避乱剡中时,曾在挂帘山下的“碧涧”营造别墅,隐居此地与越中诗人唱和,寻奇探胜,忧时伤乱,抒发幽情,留下不少诗作。

诗路的雪泥鸿爪总让人怀想,不论是“挂帘”还是“碧涧”,这两个地名都有让人一探究竟的神往。

当地人说,“挂帘”之名基于其形。因为山上有两块巨大凸起的岩石,远远望之,整座山如同帘子般挂在岩石之上,故以此名之,这种说法比较形象直观。

查文献,挂帘山原名“挂榜岩”。据《万历新昌县志》记载:“挂榜岩,在学宫前,南明山支陇也,苍翠壁立数十丈,下临碧涧,形如张榜。”因山形似张榜,所以又叫“张榜岩”。当地村民以张姓居多,本来此“张”与彼“张”意义不同,但字缘巧合,直到现在也有村民爱这样称呼。

清乾隆《绍兴府志》已称其为挂帘山,民国《新昌县志》说挂帘山“其形如帘”,当地重置了挂帘、洋光里、石天荷等七乡。“挂帘山”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

挂帘山周边名山、奇峰、名寺簇拥。挂帘山背倚的是南明山大佛寺景区,西北面是展示诗路文化的鼓山。山上草木繁盛,泉水汩汩,历史上“碧涧”是挂帘山的精髓所在。

挂帘山。高利华 摄

唐代诗人刘长卿爱慕越中山水,送友人入越地时,他就对越州充满美好想象了。“春风吴渚绿,古木剡溪深”“山阴好风物”“越鸟闻花里”,未经踏访却已经充满向往。

经历安史之乱以后,刘长卿“时危身适越”,于肃宗上元二年(761)至代宗大历二年(767)春在越地旅居漫游。他在挂帘山下的碧涧旁营建了碧涧别墅。诗人栖迟碧涧期间,呼朋唤友,写下了《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等诗。他还以别业为立足地,寻奇探胜,踏花而寻,乘兴作诗,歌咏沃洲山、剡山、四明山等剡中周边景色,结交了许多朋友,有官员、隐士、僧人、道士、农夫……

刘长卿被贬出政治中心,隐居剡中是他不幸中的万幸。越中山水治愈了他,碧涧别墅成了他的避乱容身之所,漫游的大本营,文人墨客心仪的诗意栖居地。

“沃州能共隐,不用道林钱”,刚到碧涧,诗友皇甫曾拜访了他,作《过刘员外长卿别墅》诗,安慰他“沧州能共饮,不便哭穷途”。他欣然相迎,作《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皇甫曾对碧涧别墅赞叹不已,这是对刘长卿的安慰,也是对碧涧别墅的由衷赞美。

从地理位置上看,碧涧在台、越必经之路上。唐代李白、杜甫、孟浩然等文人沿途留下歌咏无数。宋代诗人杨埙还作《碧涧亭》“妙笔王维图莫就,多才康乐咏难穷。楼台一簇出云杪,激雪浪生寒涧风”,描绘碧涧山水如画之意境。

山川依旧,人事更替。如今挂帘山从里挂帘山到外挂帘山绵延数里,依然矗立在新昌城东南诗路沿线,国道主干线京福高速和常台高速沿山而过,山下是密集的民居,近观根本看不到山形。

当地在东西两端修建了登山游步道,可以登顶。挂帘岩上是观赏日出的好地方。挂帘山村在村口高速公路旁设置了一个假山叠成的标识,上书“挂帘山”三个大字,不少人都指认那就算挂帘山。至于唐宋诗人笔下津津乐道的碧涧已无人问津,更无迹可寻了。

以前生活很慢,舟马时代边行边走,可以停下来尽情欣赏路旁的山色清溪。如今车行高速公路上,虽然也能望见此山,如不是着意寻访,谁会去留意这一晃而过的翠微,追寻挂帘山和碧涧地名背后的故事?

指导:高利华

作者:王静文 编辑:叶露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