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遵义
1949年5月27日。那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亦是纪律严明的文明之师,解放了东方国际大都市上海。那一夜,入城的解放军一律不入民宅店铺过夜,全部露宿街头。一张露宿街头的照片蜚声海内外,感动上海人民。这支对百姓秋毫无犯的文明队伍中,就有上虞春晖学子,时任解放军20军60师178团1营的教导员金乃坚。
是夜,金乃坚所在178团三个营,都在南京路浙江路口永安公司廊下。入夜,金教导员和营长派一些尖兵沿街巡查,其余全部席地睡在路边廊下。金乃坚后曾回忆:“当晚,我们都露宿在南京路、浙江路口两边的人行道上。5月的上海,晚风吹来有点凉意。我们和衣抱枪而卧,几次睡熟,又几次冻醒。大家都自觉遵守解放军《入城守则》,不进民房,不在市区做饭烧水,不吃老百姓的东西。永安公司员工从楼上用绳子吊下来一个篮子,里面装着糖果、饼干、汽水等食品慰劳部队,都被我们婉言谢绝了。”天还没有亮,永安公司一位中共地下党员(乐俊炎)登上永安公司屋顶,把一面红旗插上绮云阁顶端。这是上海解放的第一面红旗。金乃坚和战士们鼓掌向红旗致意。
金乃坚,何许人也?他出生于上虞百官前江一户书香之家,1940年毕业于白马湖春晖中学初中部。在抗日战争危急关头,他选择了抗日救亡之路,在上虞县工委周明推荐下,他先在五夫小学任教并开展抗日宣传,次年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到1945年任连队政治指导员。他针对新四军连队里大部分都是文盲半文盲的情况,为提高战士的政治文化素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在连队开展战时文化学习,将战士按文化程度分高、中、初三级,用他从春晖中学学到的知识,每天给战士们上课,大大提高了战士们的政治文化素质。
他还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一个炮兵连的第一任指导员。在炮连其实无整炮的情况下,从老百姓收藏的国民党部队丢弃的炮件武装炮兵连。这门炮在后来攻打周巷的战斗中立下奇功。
金乃坚不但能做战士的思想工作,还在敌对人员的策反工作中作出极大贡献。1943年4月,受新四军政委谭启龙委派,金乃坚与俞菊生去做“浙江剿匪安民纵队司令”田岫山的策反工作。这田岫山“有奶便是娘”,两次被日本人以金钱、军火装备所拉拢,新四军做过田的策反工作,让其复任国民革命军30师88团团长职。但田后来又投靠日本人。新四军为抗日大局,于是复派金乃坚、俞菊生去向田申明大义,晓之利害,取得策反成功(但后土匪习性不改的田岫山在抗战即将胜利时第三次投靠日本,自绝于人民)。
1944年8月,金乃坚又一次孤身探虎穴,完成了策反宁波日本宪兵司令部任翻译官的堂叔金家钊的艰巨任务。金乃坚大智大勇,潜入防范森严的宪兵司令部金家钊家,向堂叔申明民族大义,使原十分怕事的金家钊不愿成为民族的罪人,利用他接触日本高级军官的身份,愿为新四军提供情况。金乃坚还为金家钊安排好单线联系的线人,使金家钊在抗战后期为我军提供了不少有价值情报。
1949年1月,时任我某部3团宣教股长的金乃坚又孤身一人到国民党“王牌军”5军45师133团进行劝降谈判,同样取得几乎整个师的劝降成功。
1945年5月,金乃坚所在的178团第1营是解放上海的主力军前锋部队,任营教导员的金乃坚与团长瞿俊、副营长郑梦治、副教导员鞠陶亲密合作下,同心合力带领700多名英勇指战员,对上海人民秋毫无犯地胜利完成了解放大上海的任务。
金乃坚参加过新四军敌后游击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荣获过自由独立勋章、解放勋章等军功章,转入地方后,1984年任上海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至1986年离休。2011年12月2日(正是春晖校庆之日)因病逝世,享年89岁。
金乃坚是上虞家乡的光荣,也是母校春晖中学的光荣!
(内容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