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趴睡’变‘躺睡’”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尤其是有“躺睡神器”之称的可变形午休课椅,在社交媒体出圈。“躺睡”比“趴睡”有诸多好处,毋庸置疑,中小学生“午休躺睡”工程也被列入今年浙江省教育厅民生实事项目。然而,有的学校原本已有自带躺椅,却要统一更换新躺椅;有的学校经费并不宽裕,却也要“上新”单价动辄近千元的躺睡课椅,如此一来,这项民生工程有渐渐演变成学校午休条件比拼的风险,值得引起警惕。
笔者查阅了《浙江省中小学午休躺睡装备技术指南》,第一条“总体要求”中明确了“午休躺睡装备主要有但不限于午休课椅、午休折叠翻靠床、午休折叠床、午休垫四种类型”“学校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和配备”,可见并没有硬性要求一定要使用某种甚至某款午休躺睡装备。再到教育部层面对“午休躺睡”工程的态度是“引导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不难读出关键在于“力所能及”“因地制宜”。换句话说,“午休躺睡”工程不宜猛踩油门,而是要以合适的速度推进。
然而,“午休躺睡”工程一旦被学校当成了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就会变了味。“卷”午休躺睡装备过了头,难免卷进形式主义。社交平台上,吐槽声已经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出现了。有的学校午休时间总共才一个小时左右,结果因为要躺着睡,午休前后挪动课桌椅放好折叠床要花去近半个小时,有的学生刚睡着几分钟,又要起来了。还有家长担心,城区知名学校的教室里放普通课桌椅已经比较拥挤,换了新型午休课椅后,空间势必更拥挤,顾此失彼,实在是得不偿失。
人们常说,教育是民生之基,宁可其他地方省一些,教育上的投资不能省。这话固然没错。然而对教育的投入也有主次轻重,“午休躺睡”显然不是当下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事情,有的学校基本的教育设施都还有待更新,AI课程的教学器材都还捉襟见肘,这些学校教育上的经费,当务之急应该优先考虑更基础的方面,而不是改善学生午休的舒适度。毕竟好几代的事实证明,午休趴着睡有害处,但并没有成为读书好或身体好的拦路虎。
说到底,“午休躺睡”更多折射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学校教育的优化项,而不是必选项;包括对一些没有午睡需求的学生,也应该通融不该强制。各地各学校应当从各自实际出发,因校施策,灵活“改造”学生午休场所和装备,把关注点放在学生是否能有更高效的午休而不是能否用上更高端的躺睡课椅,从而让“午休躺睡”真正取得实效。
佳铭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黄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