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储蓄型保险该不该买 消费者很纠结

2024-09-09 08:40

来源:

进入9月,储蓄型保险的预定利率告别3%,进入“2时代”,在本地金融市场引起了一小波反响。

储蓄险作为保险产品中较为小众的一种,有着怎样的特征和功能呢?越城一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唐经理介绍,这是一种同时具有保险和储蓄功能的产品,交费时间有趸交、3年、5年、10年、20年等选择。一般时间越长,收益越高。如果在保险期内未出险,到了约定时间,保险公司会给保险受益人返还一笔钱。从效果上看,储蓄型保险足期保本保收益,长期复利增值,比起普通保险,这款产品更类似一种长期理财产品。

利率的降低是否影响储蓄险未来的市场情况?唐经理认为,市场变动不会太大,“签订的合同上就明确写着‘8月30日前复利3.0%,8月30日之后降为2.5%复利’,所以这次降利率,客户是有心理准备的。而且利率高低都是相对的,现在买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也可能出现亏损,甚至存款、国债的利率也在下降。”

据了解,在近两年存款利率下调、股市债市震荡的背景下,储蓄型保险凭着刚兑性、合理的收益水平,成为越来越多人避险、获取稳定收益的目标产品之一。

“越城区投保储蓄险的,基本为年龄在35岁到60岁之间、有长期规划意识的市民,比如为孩子储备教育资金的、用于退休后养老的、留着资产给下一代的。”唐经理说,这些家庭规划蓝图,成为保险业推售储蓄险时的宣传点。

然而,有一部分客户买了储蓄险却感觉不值,甚至要求退保。“交了3年,感觉收益不高。”90后小伙刘青此前听从朋友的建议投了保,未等到复利产生阶段,小刘就纠结起了是否退保的念头。“除去每月房贷,还要用来生活,未来结婚、装修也是笔费用,如果工资不涨,没法保证后期按时缴保费。如果断缴,就会面临保单失效风险,中途退保会面临资金亏损。”

小刘的想法代表着不少本地市民。根据规则,储蓄险有5到10年的资金锁定期,合同中写的那笔钱,最早也要第六年年初才能取出。回报周期过长,流动性差,许多普通家庭根本没有能力在如此长的战线中应对突发用钱的需求。读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孩子教育、看病治病等,如果需要一定资金量,手头却拿不出钱,那么投储蓄险无疑是作茧自缚。

“储蓄险的底层逻辑就是用时间去换收益。因此也要看清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投保需要,谨慎评估自身与产品的适配性。”唐经理说,如果收入稳定,且有一定的资产积累,并想用多余的资金进行中长期理财规划的市民,可以选择储蓄险。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