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我们从巩留出发,前往巴音布鲁克草原。
车窗外,荒凉的戈壁渐渐远去,茂密的草原迎面而来,远处的雪山慢慢清晰,巴音布鲁克草原就像一幅绝美的画卷缓缓展开。
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寺庙,叫巴润寺。爷爷告诉我,这里见证了一段250年前土尔扈特人历尽艰辛、回归故土的历史。
土尔扈特部是蒙古族中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明朝末年,为了生存他们离开了家乡新疆塔尔巴哈台,迁移的队伍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那里开拓家园、繁衍生息,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
沙俄政府除了向他们征收大量苛税,还在土尔扈特部落征兵,强迫他们作战,去做所有危险的事情。公元1771年,由于不堪忍受沙俄政府长期的欺凌和压迫,渥巴锡率领近17万土尔扈特部众,分三路东归,历经八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故土。
在这趟充满血泪的归乡之旅中,有财物被落下,有牛羊被落下,也有部落亲人被落下,唯一没有被落下的就是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文化的坚守这个信仰。这个信仰至今依然静静伫立在巴音布鲁克的草原之上,巴润寺,就是这个信仰的象征。
爷爷指了指眼前的这片草原,对我说:“巴音布鲁克,作为他们长途跋涉后的一处重要栖息地,见证了这段东归历史。”
我极目远眺,心中的崇敬油然而生,我似乎听到草原的每一寸土地都在低语、草原上的每一株牧草都在吟唱那段关于勇气、牺牲与忠诚的不朽故事。
(蕺山小学书圣校区二〈5〉班 夏悠然)
作者: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