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新昌县东茗乡后岱山村,远山如黛,小巷幽幽,清波微漾,花儿竞放,更有莲蓬结子、秋茶出芽,三三两两的访客穿行在巷弄里。这个位于新昌县东茗乡高山上的山村,迎来收获的季节。村民王生波正在整理“黄金屋”里的书籍,这里留着暑假期间孩子们“探索”过的痕迹,开学了,书屋才安静下来。
A书中自有
“黄金屋”
每到假期,各大书店、图书馆都成了城里孩子们纳凉消暑的好去处。书籍、空调、WiFi、饮料……好不惬意。那么乡村的孩子们暑假又可以去哪里阅读呢?
孩子们在书屋内阅读。
在后岱山村,漫步转过“记忆巷”,就到了“黄金屋”,园艺小品装饰着各个角落,一条路里写满了后岱山的历史。原汁原味的新昌乡间“石头屋”里,放着由破门板、旧楼梯制作成的“木作书架”“手作书桌”,而这间“变废为宝”的乡村小屋,就是新昌县东茗乡后岱山村的农家书屋——“黄金屋”。为让孩子们在假期有个好去处,后岱山村建起了一个“黄金屋”,取自“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意。
两层小楼,结构不复杂,踏着木阶梯上楼,隐隐听见吱呀声。窗外是粉黛褪去的灰墙青瓦,飞檐朱栏。不大的书屋,从文史经典、现代小说再到实用书籍,种类不少,有时政读本,也有经典名著,有心理读物,也有农业书籍,既有理想气息,也很接地气。“近年来,不少新农村都建起了自己的乡村书房。我之前去其他地方的新农村参观,作为‘打卡点’的书屋装修气派,但是书籍却寥寥无几,仅仅是装饰物。相比之下,这里倒显得很朴实,一方天地里满眼都是书。”听说后岱山村有农家书屋、农家咖啡后,慕名而来的游客王先生如实告诉记者。
记者在“黄金屋”里随处打量了一番,这个迷你图书馆的藏书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图书涵盖了经济、文化、哲学等多个类别。书屋还专门设置了儿童类专区,藏书涵盖了孩子们最爱看的儿童漫画、童话及各类经典名著等读物。
B公益主理人的
朴素坚守
后岱山村里有不少别院小楼,像是许多人记忆里的木屋子。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手写的书法对联,房前屋后,种有小树或小菜,檐上挂起灯笼和装饰物,闲置的蒲扇、草帽装点了墙面。
王生波(左)为访客介绍书屋。
“黄金屋”的门口贴着一个娟秀的“福”字,随后迎出来一位满脸笑容的老伯,笑着招呼大家进去看书,他就是“黄金屋”的管理员——王生波。
往期,我们介绍的文化空间都是城市的产物,带着年轻、潮流、文艺的气息,主理人也是围绕各自空间的特点来运营,让文化空间大放异彩。而“黄金屋”的主理人就如同这间书屋,朴素而坚实。
老党员王生波一直喜欢读书看报,6年前,他听说村里准备建书屋,就自告奋勇地当起了“黄金屋”的管理员,定期在图书馆义务整理、管理书籍。虽然不懂时髦的运营,不会时新的策划,但他一守,就是6年。
王生波认为这份付出是理所当然,在后岱山村的党员队伍中,大部分是老党员,他们经验丰富,热心劲头足,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勇挑重担拼命干、带领群众一起干的生动局面。“我只是选择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能为村民们服务,我感到自己还在发光发热,就很开心。”王生波说。
C努力满足
村民阅读需求
一张木桌,一盏竹编吊灯,85岁的王生波书写着日记,几年的工作记录,攒下一本又一本。
“黄金屋”藏在山村小巷里。
据王生波介绍,目前,“黄金屋”共有藏书2500余本。这个藏书量对于一个农村书屋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他告诉记者,书屋自2018年5月底正式对外开放,在周末和假期会迎来很多村里的小读者,平时也有居民偶尔来借书。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黄金屋”是后岱山村的“陋室”,也是村民们的精神栖居地。“书屋是大家的,我就更要管好,让读者有在家阅读的感觉。”王生波对大家的喜好十分了解,“老年人喜欢看《三国演义》等历史书籍,小朋友喜欢看一些漫画、故事类的书籍。”
在周末和假期,返乡探亲的年轻人也会相约来到“黄金屋”,仿佛找回儿时的记忆。“村里没有城市里的那些娱乐活动,时间就好像被拉长,借几本书,找一个石阶坐下,静静阅读,诗意不只在远方,也在我们的家乡。”常回村里的年轻人小萍告诉记者。
在和王生波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村里的学习氛围还算浓厚,书屋建起来之后,吸引了很多村民来这里看书,但由于现实原因,书籍还不能做到常更新和常添置。书屋里的儿童类专区,虽然有一些科幻、漫画类的图书,但是总量偏少。“有时候村民想借一些农技方面的书,找遍整个书屋也没有几本,希望能补充一些农技方面的图书。”王生波说。
嘉宾说
后岱山村村委主任 王国洋:
老党员王生波以他的热情和执着,默默守护着这座“黄金屋”。书屋内丰富的藏书,尤其是儿童专区的设置,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假期学习的好去处,也让返乡的年轻人找到了儿时的记忆。虽然书籍更新面临挑战,但王生波通过征集和管理,努力满足村民的阅读需求。他的付出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美好的文化空间,不仅在城市存在,同样也在乡村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董晓晓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