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学啦
“神兽们”已经归校
家长们也可以松一口气
可部分家长朋友却犯了迷糊
掉进了冒充老师诈骗的陷阱
近日
绍兴上虞一学校家长群出事了!
已有家长被骗!
王女士在学校班级家长群中
看到一则消息
内容为通知QQ群内家长缴纳
书本资料费用
共计70元
由于发消息人的昵称与
班主任老师的昵称且头像一致
王女士便没有怀疑
群内已有家长陆续开始转账
并上传缴费截图
王女士也立即扫描
对方所发的二维码
转账70元
不久后
班主任在群里通知家长们
自己被盗号
付费消息不是真的
家长们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有家长表示
由于该群是学校新创建的新生班级群
家长和老师之间不熟悉
部分家长自然而然地将
发布该通知的群成员认定为老师
随后便有几名“家长”
将缴费成功的截图发到群里
骗子如何潜入家长群?
01
直接搜索QQ 群关键字,如“某学校某班级家长群”;
02
通过游戏送皮肤等方式诱骗学生提供家长群二维码;
03
搜索学校在社交平台上公开的家长群二维码。
骗子如何实施诈骗
骗子利用家长群管理疏漏
成功骗取申请进入群内
一般利用夜间、凌晨时段
伺机伪装成老师实施诈骗
由于该类诈骗中
一旦有首位家长转账
群中其他家长便会
跟风向骗子转账
形成连锁反应
开学季谨防七类骗局
1.班级群缴费诈骗
套路:骗子在班级群里使用班主任的头像、昵称,冒充班主任老师,发布虚假缴费信息,引诱家长和学生转账。
反诈提示:家长在接到此类消息时,要核实催款人的身份信息,通过电话或是当面核实具体情况,不要轻易转账。
2.谎称孩子住院诈骗
套路:骗子以学校老师身份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谎称孩子初到学校身体不适住院,急需医药费,在家长慌乱的状态下,诱导受害人打钱。
反诈提示:接到类似电话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老师、当事人或就诊医院,不要盲目汇款。
3.“运作入学”诈骗
套路:骗子谎称可以利用熟人托关系“运作入学”或“转学”,当家长汇钱后,骗子随即消失。
反诈提示:入学报名一定要去教育局或学校咨询,要经过正规的报名流程,不要总想着走捷径,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4.查看课程表诈骗
套路:诈骗分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谎称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课程安排。一旦点击,就会被窃取个人信息,甚至遭受财产损失。
反诈提示:课程表一般会由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群发布,来源不明的短信链接一律不点。
5.游戏账号交易类骗局
套路:骗子利用游戏平台的聊天系统和社交软件的游戏群,冒充买家和卖家,声称购买或出售游戏账号、装备、收藏品,以“高价、便捷、第三方平台担保”等信息,诱导受害人登录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或直接诱导受害者转账。
反诈提示: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认准官方游戏账号交易平台,避免私下交易。凡是声称“账号提现失败”“交纳保证金”“账号被冻结”,需要“继续充值才可以解封账号”的都是诈骗。
6.刷单类骗局
套路: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群聊、社交平台发布广告,引导受害人参与网络兼职“做任务”,其实就是刷单。一开始让受害人做小额“任务”并及时返现,骗取信任之后让受害人做大额“任务”, 以“联单、系统出错”等原因让受害人不断“做任务”,但绝不再返现。
反诈提示:为规避监测,诈骗分子往往要求对方先下载一个其指定的小众、不知名的浏览器,再登录其推荐的网站,下载指定App。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被高额报酬所迷惑,更不能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
7.“京东白条”式骗局
套路:诈骗分子冒充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贷款平台客服等身份实施诈骗,通过事先获取的受害人身份证、银行卡等具体信息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让其放下戒备心理,再利用受害人担心征信被记录污点等心理,编造各种理由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当受害人产生慌乱情绪后,诈骗分子会提出有办法处理,并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者让受害人在正规网贷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账至嫌疑人提供的银行账户。
反诈提示:京东400开头的客服电话不会主动外呼,如接到自称京东、支付宝、微粒贷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转账。如有疑问,请直接拨打京东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开学季,骗子出没
请大家转发!扩散!
曝光骗局!
避免更多家长上当!
(越牛新闻综合百观新闻)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