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登革热输入并引发本地疫情风险加大!绍兴疾控重要提醒

2024-09-06 13:35

来源:

2024年以来,东南亚、南美洲等地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与此同时,国内多地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甚至引发本地疫情。

图片来源:世卫组织

随着暑期结束,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迎来秋季开学,因旅游、探亲等原因外出的学生、老师、家长等人群陆续返回,登革热输入绍兴并引起本地疫情传播风险加大。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在体内复制病毒,一般需经大约8~10天增殖,在下次叮咬人时,才能把病毒传染出去。登革热一般不会人传人。因此,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是防蚊灭蚊。

图片来源:进食中的白纹伊蚊byJames Gathany in CDC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通常多为5~9天,感染登革热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发热、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痛(俗称“三痛一热”),以及皮疹等,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危及生命。

秋季开学返校将增加登革热传播风险

目前正值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随着暑期的结束,因旅游、探亲等原因外出的学生、老师、家长等人群或登革热高发区外籍学生即将归来返校,将会增加登革热输入性疫情并引起本地疫情的风险。

学校和托幼机构如何预防登革热?

一、校园如何清理?

由于蚊子靠水才能繁殖,经过一个暑假,校园内会留下不少蚊虫孳生地和栖息地,如各种花盆及托盘、闲置盆罐、饮料罐等容器积水,室内外各种水生植物积水,地下停车库集水井、沉沙井、下水道等积水。

①学校可联合所在街道社区,在开学前和开学初,集中对学校及外围周边50~100米范围内开展卫生整治、清洁活动,清除蚊虫孳生地。

②若校园内成蚊较多,可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灭蚊,降低校园及周边蚊虫密度。

③办公室、教室、卫生间等室内场所中发现的成蚊,可选用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灭蚊;食堂等场所可根据需要安装纱窗、纱门;若校内有学生住宿,宿舍内建议使用蚊帐。

④以班级为单位对因病缺课学生进行登记,发现有较多发热病例时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⑤学校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登革热防控宣传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二、学生个人如何防范?

①做好个人防护,每天早晚是伊蚊活动高峰期,学校蚊虫较多时,要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方逗留如住校,建议在宿舍内使用蚊帐

②开学前两周内如去过登革热高发地区,出现发热症状,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同时将相关情况报告班主任和保健老师。

(内容来源: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编辑:沈泽敏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