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唱游大运河》带你体验城市文艺地图

2024-09-05 13:42

来源:

沈菊蓉、李颖在沈园表演越剧《沈园之夜·游园》。

金少余、汤幸在徐渭故里表演古琴、箫合奏《平沙落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推出的《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专题片,走进大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绍兴,通过City walk的形式,实地探访和应景解读运河沿岸极具特色的文艺生活,带领大家感受运河旖旎风光、聆听运河别样律动。该节目近期播出后,激起了全国观众、网友对绍兴的美好向往。

以声音为线索

在非遗中品读绍兴文脉

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选择大运河三个部分的代表城市扬州、洛阳、绍兴为切入口,以那些历久弥新的声音为深情告白,从器乐、民歌、曲艺、戏曲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角度,展示这三个历史文化名城因运河而起、因运河而兴的多彩传统文化风貌,生动再现中华文明绵延隽永的魅力。

在“绍兴篇”节目中,越剧《沈园之夜》演绎陆游与唐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百转千回的越剧就像运河之水,柔软而细腻,打动人心。还有古城戏台上的平湖调、莲花书场里老少咸宜的莲花落,迎恩门水街非遗客厅里上演的摊簧……“水路即戏路”,浙东运河边的绍兴,无论是越剧还是说唱艺术,均融会了南北艺术的精华又自成一脉。

这些用声音艺术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依然繁盛,有的濒临失传。《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通过融媒体节目的样态,以音视频的方式,记录和展示了这些非遗艺术的发展现状,“技术+艺术”的表现手法显示了节目组在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的良苦用心。

“节目组在制作《山水一程歌一程——唱响大运河》绍兴篇时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在绍兴精心编导拍摄录制剪辑,把运河文化与绍兴名戏名曲串联起来。”市文联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了肯定。据了解,目前,该节目不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播出了音频节目,还在央视文艺公众号、央视频、云听、央广网等平台,以精美图文、视频专题、音频专题的不同形式同步推出,打响了绍兴古城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前来绍兴旅游体验。

以“唱游”为特色

跟着绍兴特色音乐City Walk

《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以“唱游”为特色,绍兴篇堪称一条流动的大运河绍兴文化长廊。

绍兴派古琴艺术是运河保护名录之一。节目中,绍兴派古琴艺术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金少余表演了古琴曲《流觞》,还和另一位音乐人汤幸在徐渭故里表演古琴、箫合奏《平沙落雁》。金少余表示,作为古琴史上的一朵幽兰,“绍兴琴派”生于隐谷,曾经独茂,而今又飘出馨香,绍兴琴派追求“清”“静”的艺术风格,琴音高古淡雅,如千年运河水一般源远流长。

越剧演员沈菊蓉、李颖在绍兴沈园孤鹤轩表演《沈园之夜·游园》越剧选段。“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一首题记于沈园的千古绝唱《钗头凤》,让人们记住了这座位于绍兴的江南园林。

《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绍兴篇,还聚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倪齐全,绍兴平湖调代表性传承人关富、王玉英等声情并茂的表演。

“通过音视频的方式,记录了绍兴派古琴、越剧以及绍兴摊簧、绍兴莲花落、绍兴平湖调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以及绍兴这座城市多彩的文化生活,为游客手绘了一张城市文艺地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制作人熊丽华表示,《山水一程歌一程——唱游大运河》绍兴篇,从器乐、曲艺、戏曲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角度,展示了绍兴深厚文化底蕴与运河风貌,助力推动绍兴城市文化旅游的深度和高度。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