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王勃诗情溢越州

2024-09-04 08:58

来源:

王勃字子安,山西龙门人,为琅琊王氏文中子王通之孙,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6岁时便能作诗,10岁时饱览六经。12岁至14岁时在长安学《易经》《黄帝内经》《难经》等。王勃的骈文创作继承了徐陵、庾信的艺术风格:音韵谐美,无论押韵还是宫商均有意追求合律;用词贴切,做到典事内容与表达内容的谐调;巧用长短句的交错变化,使文章于凝练中见流畅。特别是他的文赋创造了气象高尚、神韵灵动的风格,使其骈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之一。《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在滕王阁上即兴而赋这一千古名篇,并非虚传。文中所涉及的人物与典故信手拈来,其中不少与越文化息息相关。历史人物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孟尝任会稽郡户曹史,后策孝廉,举茂才,升为合浦(广西北海)太守,其事迹与典故“珠还合浦”“孟守还珠”相关。阮籍在历史上“竹林七贤”的排名总是第一,可见他在士人中的名望之高。还有“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据《晋书·谢玄传》记载,太傅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就称谢玄为谢家宝树。越文化典故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原载《尔雅》:“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竹箭比喻杰出的人才,故有会稽名士之驰誉。“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据《世说新语·企羡》载:“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这就是“风雅兰亭”竞胜“繁华金谷”的由来,自然也是王勃引以为荣的家族故事。

作为王羲之的后人,王勃曾在绍兴云门寺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兰亭雅集的修禊活动,仿《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禊于云门王献之山亭序》,可与《滕王阁序》媲美:“观夫天下四方,以宇宙为城池;人生百年,用林泉为窟宅。虽朝野殊致,出处异途,莫不拥冠盖于烟霞,披薜萝于山水。况乎山阴旧地,王逸少之池亭;永兴新交,许元度之风月?琴台寥落,犹停隐遁之宾;酿渚荒凉,尚有过逢之客。仙舟溶裔,若海上之槎来;羽盖参差,似辽东之鹤举。或昂昂骐骥,或泛泛飞凫,俱安名利之场,各得逍遥之地。而上属无为之道,下栖元邈之风。永淳二年,暮春三月,迟迟风景,出没媚于郊原;片片仙云,远近生于林薄。杂花争发,非止桃蹊;群鸟乱飞,有逾鹦谷。王孙春草,处处争鲜;仲统芳园,家家并翠。于是携旨酒,列芳筵,先祓禊于长洲,却申交于促席。良谈吐玉,长江与斜汉争流;清歌绕梁,白云将红尘并落。他乡易感,增凄怆于兹辰;羁客何情,更欢娱于此日。加以今之视昔,已非昔日之欢;后之视今,岂复今时之会?人之情也,能不悲乎?且题姓字,以表襟怀。使夫会稽竹箭,则推我於东南;昆阜琳琅,亦归予於西北。”两者之间,真是难分伯仲也。

在越州的那些日子,成了王勃短暂生命里最为美好的时光,他留下《越州秋日宴山亭序》:“昔王子敬,瑯琊之名士,常怀习氏之园;阮嗣宗,陈留之俊人,直至山阳之坐。岂非琴樽远契,必兆联于佳辰;风月高情,每留连于胜地。是以东山可望,林泉生谢客之文;南国多才,江山助屈平之气。况乎扬子云之故地,岩壑依然;宓子贱之芳猷,弦歌在属。红兰翠菊,俯映砂亭;黛柏苍松,深环玉砌。参差夕树,烟侵橘柚之园;的历秋荷,月照芙蓉之水。既而星回汉转,露下风高,银烛摛华,瑶觞抒兴。一时仙驭,方深摈俗之怀;五际飞文,时动缘情之作。人分一字,四韵成篇。”其中提到王献之与阮籍两位会稽名士,作者力写人物意兴之浓,也对越州景物之美具有衬托作用。他每写一特定时刻的景象,都是在描绘一幅画,能使人想象,读之津津有味。

王勃还曰:“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娼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裴回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王勃关于鉴湖的美好记忆,全在此诗中了。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