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越剧演绎鲁迅原配夫人

2024-09-04 08:58

来源: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鲁迅先生的诗《自题小像》让我们回到了20世纪初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百年之后,一部由鲁迅先生家乡的剧团——绍兴市越剧团创排的原创越剧《风雨故园》已经与广大观众见面。该剧在绍兴大剧院首演,8月28日、29日又在绍兴市文化馆二度上演,现场观众反响热烈,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鲁迅题材的新拓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先生作品中的人物,如阿Q、狂人、孔乙己、祥林嫂、子君等陆续出现在戏曲舞台上,而正面表现鲁迅先生本人的剧作尤其是展现其婚姻情感生活的却少见,更不用说连在文学作品中都难得一见的关于他原配夫人朱安的音容笑貌了。正面表现鲁迅与朱安这桩不幸婚姻生活,尤其以朱安为第一主人公的剧作,《风雨故园》开先河,是有关鲁迅题材艺术创作的新拓展,其独具的历史洞察力与审美发现,展示了剧作家的胆识与功力。

原创越剧《风雨故园》由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陈涌泉执笔,著名戏曲导演、国家一级导演韩剑英执导。剧本曾获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该剧从1906年朱安嫁进周家讲起,至1936年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落下帷幕。

该剧是中国第一部描写一代文豪鲁迅与原配夫人朱安之间没有爱情却有亲情的人生故事的作品,表现了20世纪初,在那个风雨如磐的“故园”,封建包办婚姻对二人的伤害,既浓墨重彩地展现出朱安的挣扎和对希望的执着,也深刻地揭示了鲁迅的无奈和心灵突围的艰难。

剧作的情景铺叙十分简洁,第一幕由二人大婚开始。周家上下张灯结彩,喜气盈盈,朱安被花轿抬进门,被母亲以患重病为由从日本骗回家的鲁迅,出于对母亲的孝敬与家族压力而勉强拜了堂,进了洞房。新婚之夜鲁迅秉烛观书达旦,黎明悄然返回了日本。第二幕,3年后,鲁迅回国任绍兴学堂学监,不住家中,仍拒绝与朱安同房。第三幕,10年后,鲁迅任教育部佥事、女师大教授,让母亲与朱安一同搬来同住,却仍与朱安分居。第四幕,鲁迅大力支持女师大“驱扬倒章”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学潮,结识了登门求教的许广平,二人相恋,携手南下广州。在结婚的20余年间,鲁迅朱安两人仅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朱安由此在孤独、痛苦中度过一生。

《风雨故园》的“新”就在于既揭示了这桩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又展现了二人品格的高洁和哀婉而不失温润的心路历程与情感轨迹,并以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场景为文坛、梨园界开拓了一片难得一见的新局面。

朱安刻画的“心”呈现

“今生已将终身误,来世我再也不把女人投”,伴随着朱安的最后一句哭诉,她结束了自己孤寂而又屈辱的一生,戏末,朱安消失在了舞台深处,却留在了观众心中。一台戏,最终能给观众留下一个鲜活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它就成功了,《风雨故园》便是如此。

剧作者陈涌泉以还原历史真实为创作的指导思想,让大家倾听封建社会中悲情女性群像中的“这一个”。陈涌泉在介绍该剧的主要人物为什么是朱安时表示:“拨开云遮雾挡的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世上曾经有一个叫朱安的女子,她嫁给了一个后来名扬天下的人,却一生没得到他的心,生前没有爱,死后又失去了名;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自己远未接近事实的真相,从而对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史乃至更多方面产生新的反思。”

《风雨故园》塑造朱安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之处,首先体现在创作者对人物心理细节的准确把握。剧中有一处细节最能揭示朱安的个性,搬到北平之后,朱安与丈夫分院居住,几经思索,朱安将丈夫的被子抱到了自己房间,试图将丈夫请进自己房间,这个行为尽管含蓄却也非常大胆,表明朱安为了挽回丈夫宁可放弃自己的颜面,她要争取自己作为妻子的权利。但朱安得到的却是丈夫的恼怒和训斥,此时她才意识到无论如何她都无法走进这个男人心里。她想回娘家来结束这种痛苦的煎熬,但婆婆的劝阻使她明白即使回去也只能是死路一条。最后,她扑倒在婆婆的怀里无助地哭泣。从主动挽回到被动接受,在这个行动过程中,朱安性格中的勇敢与怯懦、坚强与脆弱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所以,正是由于创作者准确地把握了朱安的种种心理活动细节,才使得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了真实性和独特性。

期望、等待、绝望、反省,这是朱安在剧中经历的四个阶段,从初为人妇到垂垂老矣,几十年的生活磨难,改变的不只是她的容颜,更是她的人生态度。《风雨故园》塑造朱安这一形象的第二个成功之处,便是在情节的递进中展现了她个性的成熟与心理的转变。在剧中最能体现朱安这些变化的是她与蜗牛的两次对话。

第一次与蜗牛对话,是朱安从婆婆处得知丈夫即将返乡并在信中提及想念她的时候,尽管独守了3年空房,但朱安仍旧对丈夫抱有一线希望,仅仅是信里的一句想念就可以治愈她心灵的创伤。她热切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她由窗台前一只沿着墙壁攀爬的蜗牛联想到了自己,她将自己的期盼告诉了蜗牛,坚信自己只要继续坚持,就可以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到高处,进入丈夫的心里。此时的朱安,对未来的生活还抱有美好的幻想,她单纯地认为凭着一份执着就可以挽回丈夫的心,无论经历怎样的孤独与委屈,她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身体距离的靠近并没有拉近她与丈夫的心灵距离,当丈夫再次弃她而去时,她醒悟了,20年的婚姻就像一座囚笼,使她不再敢有任何奢望。蜗牛的再次出现,唤起了她的回忆,也促使她重新认识自己和这场婚姻,她像蜗牛一样攀爬了20年,最后摔得粉身碎骨,丈夫像一座高山,任凭她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征服,此时的她在绝望下再次与蜗牛对话。她痛苦地控诉着生活的残忍、命运的不公,使她认识到做一个女人究竟有多么的痛苦,所以她才发出“来世我再也不把女人投”的心声。两次与蜗牛的对话,两种不同的心境,朱安的转变是一次痛苦的觉醒,痛定思痛之后她的内心终于变得坚强,来世不做女人,不是怨恨,而是一种无奈,在她最痛苦的时刻,她仍旧保持最纯真的善良,默默承受一切苦难,并在苦难中造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绍兴市越剧团艺术总监李敏的精湛唱功、深情表演,在舞美、灯光、音乐的渲染下,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在封建包办婚姻等旧制度迫害下的朱安的真实处境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风雨故园》作为绍兴市越剧团成立来的首部原创越剧,在积极储备优秀剧目的同时,探索本土题材,不断展现绍兴文化新力量,真正担负起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与担当。”绍兴市越剧团相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茹晨鸿 文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